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承认是“财富”意味着东莞的担当也是明智选择

(2008-07-08 11:25:01)
标签:

杂谈

分类: 阅评

73日,《东莞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报告》(定稿)公布,将征求意见稿中“转移低素质劳动力”等说法予以删除,得到以“向总理说实话”闻名的三农专家李昌平赞同。他认为“农民工是东莞的宝贵财富,东莞应该留住他们,而不是转移”。(本报昨天报道)

农民工问题由来已久。在一地发展小有成就后——还没开始发展就急于摆脱低素质人群的现象很少见——就开始有了围绕农民工素质高低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贡献大小的争论不休。东莞由早先的荒芜发展到今天的繁荣,其对农民工对低素质群体去还是留,也同样经历了艰难的抉择。它以删除“转移低素质劳动力”等说法的鲜明态度,表明对农民工等低素质群体的肯定。也即意味着东莞要不要低素质人群讨论的终结。

农民工之于东莞这类新兴城市的作用、价值,谁也不可否定。尤其是在城市发展更追求经济利益而非尊重人权益的初期,他们的付出与收获极不成比例,却使得城市迅速积聚了大量资本,而且城市还因低廉的农民工劳动力而提高了竞争力,也为包括东莞在内的这类新兴城市赢得了“世界工厂”之号。工厂与工人轮番增长,虽然造就了目前骑虎难下的局面,但同时也使得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城市发展初期,除了政策优惠并无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只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吸引那些竞争力不高的企业。以“量”而非“质”积累起来的社会财富,是不应该忘记那些曾经作为“量”的一部分的众多农民工兄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廉价劳动力优势不再,那些靠“量”生存的企业利润难保,转移或升级是必然趋势。社会也开始追求“质”而非“量”,就是说,即便现在企业数量与原来相当,也需要不了与原来数量相当的大量工人。多余出来的人,如果不转移,而又找不到工作,必然会成为社会的“定时炸弹”。中国传统的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加上科学发展观的国家定位,对农民工这类所谓低素质人群的否定(排斥),既要承受道义上压力,又要承受国家压力,被千夫所指,也有可能。不否定(排斥),并不意味着当地政府就没了压力,比如众多的人可能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可能增加的社会运行成本等等——转型并不是两三年内就可以完成的事,这也就给了东莞一定的缓冲期。怎样消解这么多的“定时炸弹”,既需要一定的担当,又需要一定的智慧。

不否定(排斥)农民工等低素质群体的东莞,表现出来的担当,值得尊重,其所承受的来自治安、社会运行成本、GDP等方面的压力也可以理解;更应该看成是一种明智选择,有人的地方就有经济。有数据为证,在投资增长回落的情况下,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46.4亿元,增长22.8%,增速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4.4个百分点。可以想见,多余出来的人,刺激带动的消费,或者从这种消费中寻找的就业机会,都是令人乐观的。笔者认为,这是删除“转移低素质劳力”的聪明之处。但前提是,需要东莞社会运行的稳定、秩序,政府部门的尽职尽责,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压力而有精力引导这众多的人口经济。无论如何,农民工为东莞社会经济发展的付出,是不能否定的,他们是“东莞的财富”,李昌平这话说得一点儿没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