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305702311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范适安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0
博客访问:
27,365
关注人气:
688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欧洲行记——大英博物馆“博”从何来?
(2013-05-10 08:54:37)
标签:
欧洲行
大英博物馆
边走边拍
英国,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是落寞贵族的代表。欧洲文明的高度,在这一块土地上随处可见。而文明的代价,里面也不乏野蛮。记得香港回归时,当时的撒切尔夫人对中国能否管理好香港就发出过质疑。相信,这种质疑不只针对中国,对他们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留过印迹的土地,大约都有这种质疑。大英博物馆,是属于人类共有的文明财富。有一种说法,大英博物馆有三分之一的东西是抢来的、有三分之一是低价收购来的、还有三分之一是捐赠来的。现在,说这些意义已经不大。里面的曲折是非,盘根错节。竞争法则,就是强者制定。还是喜欢中国的东西,有限的时间,只能重点的观赏稍懂的器物了。
上次在国博见过一件这个,下面好像有颈项的。
有很多精美的玉器,但不让拍照。这是悄悄摁的一张。
知道这是什么吗?我也猜了半天。你先猜一下吧,最后看谜底好吗?
太平有象。
据介绍,如果真对文物有兴趣,大英博物馆的成列可以花几天去慢慢看。
现在猜到上面的谜面了吗?是中国皇帝的帽架。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欧洲行记——“伦敦眼”里的伦敦
后一篇:
欧洲行记——伦敦也曾“摊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