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环佩叮当

(2007-07-19 00:53:57)
标签:

文化

                  环佩叮当 
 

     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不信你翻翻小学生字典,看看以玉为偏旁,与玉相关的字有多少?我想少说也有几百个吧!形容一个人长的漂亮叫面如冠玉。身材好叫玉树临风。吃的好叫锦衣玉食。女士的身体叫玉体,身体不好了叫玉体欠安。守节叫守身如玉。男人持节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红楼梦》里宝玉含玉而生,引出木石前缘还是金玉良缘的千古烦恼。古时越人尚玉,佩玉成风,穿越时光隧道,仿佛都能听到马车道上环佩叮当,这边是:晚生这厢有礼;那边是:不必不必,哪里哪里。佩声远去,佩声依稀

    玉,自古以来是代表着某种精神的。其绵润细软,外柔内坚,不正是尚从儒家文化的精神写照吗?《论语》有云: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这温润如玉的品性,我想,就是儒家所遵从的品性吧。

    玉,是有灵性的。要不,宝玉那块玉为何叫通灵宝玉呢?通灵者,通人之魂,人之性也。尚玉,既是崇尚高雅之情愫,崇尚所谓真性情。我们把通达知礼率真朴实之人叫性情中人,这性情中人应该包含玉之品,玉之灵吧。

    玉,是朴实的。尽管皇宫贵族殿庙铺陈不乏巨制奢华之玉,但平平百姓更多是小件怡情,盈盈一握间如天地之精华溶之于体,溶之于心。不禁神清气爽,天阔地开,郁憋之气尽失矣。

    在和老婆恋爱期间,天大热,将家里祖传的一件青玉如意给她凉手。她并不舍得常用,放在家里,结果遭盗,少的就有这一件。想必小偷也是爱玉之人,如若他的爱玉要到冒被擒或被世人不齿之险,我想那也是一个缘,就叫他去体会那玉的种种好处吧。不过于我,倒是要背个败家的心结了。

    现在,挂在颈项上的是家里的最后一块老玉。说块,也就比拇指略大,也是青玉,上有嫩黄胎纹,造型为扁圆寿桃,温润贴心,好像陡增了一缕祖上的精气神,每晚置手揣摩,恍恍入梦,间或若遇与先人相聚,明知南柯一游,醒之则喜!

    玉,有新老之别,真假之分。容易辨别的是真假,放大镜里一看,有气泡,必假。新老之分就要费些周折。现在古董市场的老玉,大多是新玉做旧的,方法很多,不列。断代是门学问,要对历史上各阶段的文化民俗,制玉工艺,风格及与出土真玉对比才可做出判断。一句话,熟能生巧,熟知真伪。对非专业人士来说,未必追求玉之新老。可人一件,喜欢就好,大可不必太费周章。

    玉分硬软。硬就是翡翠了。通常我们所说的玉是指软玉。其中上品是一色白的羊脂玉,今天是端午,要吃粽子的。小时候婆婆包的不带馅的糯米白粽,就有羊脂玉之妙。再是青玉,上品象夏天焖的绿豆稀饭,融融的润润的一层,就那个感觉了。另外还有黄玉,红玉等各色,是玉石里矿物质形成的色晕。黑玉较少见,也有上下品之分,我也没见过,遗憾!

    玉,既有如此之妙,那就让我们都来爱玉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漆”横秋
后一篇:教育之畅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