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金投资 规避“隐形”风险

(2006-10-07 09:48:00)

  今年上半年的高收益,让基金的“财富效应”深入人心。可是,这几天,我们又听到另一种声音:“千万别买基金了,我5月份买的到现在还亏着呢”,“我的基金已经跌破净值了”,“7月份买的基金刚解套,是不是该换换了”。为什么会有这种声音,作为投资者,我们在热火朝天的行情过后,面对自己基金份额的数据,是不是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一下:那些你一直认为是正确的观点,那些你所忽视的问题,是否需要重新思考呢?

  购买时机风险:在牛市认购新基金真的好吗?

  今年6月份,新发基金合计规模高达449亿份,而8月份,剧减至182亿。基金发行总有这样一个规律:与股市的波动节奏一致。股市向好,受追捧;股市下跌,遭遗弃。而实际上,隐藏在牛市背后的是:在股市最“牛”的时候发行的基金,意味着建仓成本高,换言之,在回调阶段,跌破面值的风险也最大。于是,投资者在成本最高的时候买入基金,当股市逆转下跌,他们的损失也最大,无可避免的会造成对基金赚钱能力的质疑,而他们的“经验”会以口碑传递的方式影响到周围的投资者,从而让更多人错失了真正的买入良机。

  我们的建议是:在股市温和的时候基金的建仓成本会较为合理,这时候是购买良机之一。

  持有时间风险:在股市向好的时候短线操作基金,可以吗?

  “买基金跟减肥一样,决定最后结果的是耐力,而不是头脑”。这句话源自美国一位著名基金管理人,道出了基金投资的真谛。今年上半年,基金的优秀表现冲昏了投资者的头脑,他们忽略了投资风险,忽略了较长的赎回时间,更忽略了基金高额的申购赎回费,只想在这波行情中“捞”一笔。而现在,大家会发现,基金净值在大盘九连阴九连阳一阵折腾过后,似乎开始变得温温吞吞了,再也找不到以前的感觉,使得短线投资者纷纷割肉。先不说赚了多少,一来一回的手续费至少有2%。此外,投资者赎回申请确认后,赎回款将在T+7日内划往账户,因此,要承担因购买基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所以,如果追求在短期内有高的收益,干脆直接入市炒股,一般情况下,投资基金是不会有短期暴利的。

  我们的建议是:香港的一只基金,自1971年成立以来,净值上涨了150多倍,如果从那时起每月固定投入工资收入的5%作为养老准备金,那么退休后就不必为钱发愁了。避免在股市热火朝天之时购买基金,并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

  选择基金风险:业绩好的基金能乘胜追击吗?

  数字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今年上半年,股票型基金的最高回报率达到91.40%,而同样为股票型基金,回报率最低的只有10%左右,二者的差距显而易见。虽然不能单从回报率这个角度断定一只基金的好坏,但从一个侧面,我们能够了解到不同基金表现的差距。

  选好的基金靠什么?大家都知道的是:好的基金公司、优秀的基金经理、出色的分析团队、良好的运作模式、优良的历史业绩、星星多的晨星评级、规避风险的有效性等等。但要注意的是:表现好的基金不可能一直都表现好,投资回报率越高的基金,潜在的风险也就越大。

  某只股票型基金从今年3月份开始一路高歌猛进,短短四个月,净值从1.1上扬到1.7,被广大投资者力捧。随着股市调整,8月7日,该基金净值跌到1.50,很多投资者体会到了座了“过山车”的滋味,或被套其中,或损失惨重。而某只以稳健投资著称的混合型基金,纵观其基金净值的变化幅度,受股市影响明显偏小。

  应该注意:股票型基金与股市的表现息息相关,股市正“牛”时,股票型基金上涨幅度很大;股市调整时,股票型基金下跌的速度也会很快。我们都熟知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低回报的定律,在基金投资中,也一样适用。

  我们的建议是:基金有多种类型,从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指数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基金,风险逐渐上升。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不要盲目跟风追捧。

  认清净值风险:高净值一定代表高风险吗?

  几乎所有投资者在认识基金净值高低上都有一个误区:净值高风险大,净值低风险小,应该在净值低的时候购买,在净值高的时候卖出。而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基金经理都说:净值的高低和是否投资这只基金没有必然联系。因为:开放式基金的净值并不是股票或者封闭式基金的价格。

  实际上,看一只基金,最重要的指标是累积净值,因为累积净值代表了基金的赚钱能力。累积净值高说明:过去基金的赚钱能力不弱、分红能力强、持有的股票涨幅大。道理很简单,某只基金的赚钱能力强,即使净值高,在一段时期内,也能带给你满意的回报率;而如果是累积净值低的基金,虽然初期投入的本金少,或者购买的份额多,但在相同的时间里,由于其赚钱能力弱,并不能带给你相应的回报。

  实际上,基金经理会考虑做股票的调配,如果他认为没有上行空间或者发现价值低估的股票,就会调整,如果他认为还有机会继续增值,就会保持较高的净值。

  我们的建议是:相信基金经理的专业判断,高抛低吸,并不适用于基金投资。

  基金经理风险:你们可别跳槽了!

  对于老基民来说,上面的“风险”都不是“风险”,操作起来他们游刃有余。他们最担心的,是基金经理频繁跳槽。基金经理的变更显然会影响其整体投资策略,投资宗旨如果缺乏了连贯性,基金的业绩必定会受到影响,只有稳定的管理团队才是长期业绩保障的基础。目前我国基金经理的平均任期只有18个月,流动速度名列世界前列,而美国基金经理管理一只基金的平均时间为5年左右。

  我们的建议是:如果你持有基金的基金经理跳槽了,你可以要打起200%的精神,重新估量手中的基金是否仍然继续持有。

  基金投资中还应引起注意的风险:

  1、赎回风险   

  当发生巨额赎回的时候,基金管理人在当日接受赎回比例不低于基金总份额10%的前提下,可以对其余赎回申请延期办理,还可以暂停接受赎回申请。这样如果股市出现暴跌,赎回申请急剧增加,这时可能导致一部分赎回申请不能满足。如果投资者被迫选择延迟赎回,则要承担后续赎回日基金资产净值下跌的风险。   

  2、"未知价"的风险   

  开放式基金一般采用"未知价"原则,即申购、赎回价格以申请当日的基金单位资产净值为基准进行计算。也就是说,投资者在申购、赎回时并不知道会以什么价格成交。    

  3、投资风险  

  开放式基金的投资风险主要包括股票投资风险和债券投资风险。其中股票投资风险是最主要的,在目前我国股市没有做空机制,缺乏有效的避险工具的情况下,一旦市场出现下跌行情,投资者就普遍出逃。尽管开放式基金的赎回制度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也迫使基金管理者更好地经营。但在赎回时,可能会形成助跌现象:股市往下跌,投资者纷纷赎回,开放式基金不得不抛出股票来应对,这样又促使股价进一步下跌,投资者拿回资金的损失又会加大一些。   

  4、管理风险   

  但由于开放式基金在我国起步还比较晚,缺乏经验,对基金管理公司的监管问题仍是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个问题,也是投资者面临的一种风险。   

  5、操作或技术风险   

  指相关当事人在业务各环节操作过程中,因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或者人为因素造成操作失误或违反操作规程等引致的风险,例如,越权违规交易、会计部门欺诈、交易错误、IT系统故障等风险。    

  6、其他风险   

  战争、自然灾害,或者金融市场危机等超出基金管理人控制能力之外的风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