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综合理财知识 (三)

(2005-11-09 12:42:00)

四种理财态度,决定了您是属于哪种投资类型

        由于人的不同投资经历,由于人不同的从小生活特点,有不同的投资态度,以为保守型,平衡型,进取型,或者延伸一下极度保守,极度进取型,我在进取型,自己的收入能力很强,我有充足的时间,关键是知识和自有的分析手段。三个小时看股市会市,期货市场,我做投资从来没赔过,外汇投资有赔有赚,最后杀个平手,做股票投资刚开始做投资回报是半年期限收益 40%,当然是海外市场,在中国市场没有这样的奢望。房地产投资刚才介绍过了,还算是比较成功的。

  在座的有 15%是保守型的,平衡型的大概有40%,可能更多考虑的是基金,在金融资产相当一部分比例在平衡基金,进取型占7%,剩下还有20%、30%没有举手,是没有明确自己的投资态度,年轻人在年轻阶段是进取型,到中年阶段是平衡型,到老年阶段开始变成保守,保本作为他们最高的标准。在中国目前市场上,金融产品和组合、基金,尤其在2004年回顾到今年上半年,基本上还没有任何一个金融产品,除了少部分的信托产品能够把我们通货膨胀率盖过去,我们现在通货膨胀率预期是3.5%到3.6%之间,我告诉你海外市场,海外市场现在目前香港去年的基金,基金平均的回报有10%以上,我这段时间接触了海外银行保守型,跟黄金挂钩的回报,保本有6%,7%,最少是5%,目前国内的市场没有这样保本固定收益的产品。

进入到财务规划部分

资产负债表。我演讲过很多次,我们人群的知识点知识能力还是很不错,搜狐频道办的挺不错。我想问大家这样的问题,资产负债表和后面的收支平衡表,这两个表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从时间上来考虑。

  资产负债表表示的是什么?表示的是一个点。比如说 2005年的6月18号,今天这个时候资产总规模是多少,有多少负债,净值越高就越好,在座的有很多年轻朋友,如果现在购房了,比如房子是80万,首付30万,还欠银行50万,跟资产负债,我们讲没有实现真正的财务自由,是负债的。如果我们在座的朋友,如果买的是保险,分红型的保险或者是寿险,这个保险是属于资产吗?看是什么类型,我们资产负债表要量化,量化以什么样的方式放在里面,是保额,还是累计起来交的保费。

  保单的现金价值作为资产。重点看一下收支平衡表,就是开源节流的概念。收入多元化,支出尽量合理地进行控制。曾经看过一个报道说,在座的都是年轻人居多,在上海、北京、深圳三个大城市里面,年轻人的消费支出据说 30%放在娱乐。娱乐部分的比例非常高。只有2%、3%放在教育方面,你们感觉怎么样?我可以回顾一下我过去的三年,整个的支出比例,我一半都用再教育上面,到澳洲是99年去的,回顾一下过去的5年、6年,读MBA花了很多钱,银行也出了一部分钱,去读CFP花了很多钱,为了上学、读书,路上的费用,开车的费用,汽油费,投入的时间,吃饭的饭钱,在国外吃东西很贵,到学校餐厅里吃,50%的支出放在教育上面去。如果年轻人消费支出占30%,这个人理财没有希望了,理财不仅给你投资回报,还给你规划。假如保险投资是10%,40多岁的朋友或者中年人是非常合理,如果到这个阶段商业保险是零或者3%、4%,我觉得得好好考虑,你失业以后够不够。在海外我们一年用再保险上面的支出比吃还多。日常支出部分30%,包括衣食住行,中国传统民以食为天的下面,60%,70%用在吃方面,吃的比例越来越降低,说明你的生活水平绝对提高。我这个人吃饭很少在家里吃饭,吃饭用在我的工作上,碰到很多潜在的合作伙伴,或者我的同事或者潜在的客户,吃对于我来说已经不是我生活当中的一部分,而是我工作的一个部分。这就是通过支出能够看得出来。这个人自我教育2%,书籍2%,这是很危险的部分,赡养父母2%,回去好好画画支出比例是多少。

  我们看资产组合,我想问一下在座的朋友们,你觉得这个资产组合健康不健康?我也看到这两天专门关注搜狐频道网友的问题,我觉得还是有些人想的挺多,挺深的,觉得健康不健康,别说合理不合理。这个问题在误导大家。我的前提没有问您这个人是什么年龄段的,他做过哪些投资,资产总规模是多少?问题应该是这样,如果这个人是 45岁的政府公务员或者45岁的上市公司的部门经理,太太可能是寿险顾问,可能是家庭妇女等等这样的组合,也许比较合理。因为这个阶段是人生财富积累,在中产阶层这个层面上面最高的一个阶段,财富积累最快,也是最高的阶段,我们曾经讲过对于这种类型的人,他的不动产在整个资产里面的比例和净资产的比例大概是多少比多少才合适?

         60%是房产,差不多。我们说1:1关系比较合理。你们接触的中年朋友里面,可能很多人70%、80%放在不动产里。

  从理论化,理论上面来讲推到一种方式。我认识一个朋友,有一千万的资产, 990万都是放在房产里面,特别爱做地主,房产有个最大的缺点是流动性,这个人可能紧急情况下需要几十万的钱得赶快卖房子。假设这个人所有的总资产是300万,除了信托产品以外,金融产品几乎都涉及到了。现在反过来问在座的年轻朋友,那位网友,这个资产在您身上,假设您手里的闲钱,假设说您手里闲钱20万,现在还供房,用财务杠杆的作用,不愿意用自己所有的钱供房子,觉得这个结构对你健康不健康,合理不合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