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启浅谈心肌炎
(2010-09-10 19:42:56)
标签:
健康 |
关键词:心肌炎
脊髓灰质炎
流感
副流感病毒
乙型脑炎
心肌炎(myocarditis)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前者由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霉菌、原虫、蠕虫等感染所致,后者包括过敏或变态反应性心肌炎如风湿性以及理化因素或药物所致的心肌炎等。本节重点讨论病毒性心肌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者约占40%。其它病毒有:埃可(ECHO),脊髓灰质炎,腺病毒40、41,流感、副流感病毒,麻疹,腮腺炎,乙型脑炎、肝炎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艾滋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毒作用于心肌的方式是直接侵犯心肌以及心肌内小血管损伤。由免疫机制产生心肌损害在心肌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病毒的直接侵害和免疫反应介导致使心肌细胞损害,使心脏舒缩功能障碍;病变若累及窦房结、房室结、束支等起搏或传导系统,则可引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此外,本病还可能与硒缺乏及HLA类抗原异常表达有关。由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最终约10%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
【临床表现】
病人常先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倦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然后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或心前区隐痛、头晕、呼吸困难、浮肿,甚至Adams-Stokes综合征;极少数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体格检查可发现:(1)与发热不平行的心动过速或心率异常缓慢、各种心律失常;(2)心脏正常或轻度扩大,显著的心脏扩大提示心肌损害严重;(3)第一心音减弱或分裂,心音可呈胎心律样;若同时有心包受累,则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心尖区可闻及第3心音及收缩期(一般不超过三级)或舒张期杂音,系由心脏扩大致二尖瓣关闭不全或相对狭窄所致,心肌炎好转后杂音可消失;(4)可发现各种心律失常;(5)重症心肌炎者可出现左心或左、右心同时发生衰竭的体症,如肺部啰音、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下肢水肿等,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
【辅助检查】
1.心电图
(1)窦性心动过速、缓慢心律失常、一至三房室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部分患者起病后迅速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为猝死的原因之一。 (2)2个以上R波为主的导联T波倒置、平坦或降低<R波的1/10,亦可表现为T波深倒 (3)2个以上导联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01mV或ST段异常抬高或出现异常Q波;有的患者可见R波幅度减低。合并心包炎者常有ST段上升,若单纯表现为ST段抬高呈单向曲线,则可能与心包及心包下心肌受累有关。少数病人心电图可酷似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ST段抬高呈单向曲线、病理性Q波。 (4) 频发房性、房室交界性或室早,早搏可为单源、多源、成对,多数室早无固定的联律间期,提示存在异位兴奋灶。可见自主性房性或交界性心动过速,阵发或非阵发性室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少见,为猝死的原因之一。
2.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脏检查,可发现心脏增大、心功能减退等表现。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1.心电图
2.影像学检查
文章来源: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