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占心肌梗死的 0.5 %~2
%,单纯药物治疗死亡率 90 %,手术死亡率 25 %~50
%,我们用介入治疗方法封堵室间隔穿孔成功一例 ,现报告如下。
患者 : 女性 ,74 岁。因胸闷、心悸、气短 2
个月入院。2个月前在外院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
,用药物治疗症状加重不能平卧
,腹胀、下肢浮肿。既往无高血压和糖尿病史。入院时查体:血压 70/45 mm
Hg(1 mm Hg = 0.133kPa) ,口唇发绀 ,颈静脉怒张 ,心界增大 ,心律整齐
,心率快。胸骨左缘第3~4肋间至心尖部闻及 Ⅳ/6级收缩期返流样杂音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分裂;两肺中、下部闻及湿音。腹膨隆 ,肝大平脐
,腹水征( +) ,双下肢指压痕( + + ) ,肘静脉压 16cm
H2O。心电图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V1~4呈Qr波;心脏 X片显示肺纹理紊乱 ,心胸比为
0.74;超声心动图见室间隔近心尖部有一直径10 mm的缺损
,左心室射血分数0.34;诊断为冠心病 ,前壁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 ,心功能
Ⅳ级。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后症状减轻 ,血压维持在90/60 mm
Hg,两肺下部仍有湿音 ,肝大肋下 3.0cm,下肢浮肿消失。2003年1月14日采用
Amplatzer 肌部室间隔封堵器(MVSDO)封堵室间隔缺损(室缺)
。首先行左心室造影见靠近心尖部室缺呈膨出瘤样突向右心室(图 1)
,左心室侧瘤体底部21mm, 右心室侧瘤体出口部12
mm。将6FJudkin右冠状动脉导管送入左心室 ,通过室缺到右心室
,沿导管送入300
cm面条导丝达左肺下动脉内;经右股静脉送入网套导管至肺动脉
,顺利抓取此导丝拉出体外 ,建立由股动脉 →左心室 →室缺 →右心室
→股静脉的环行轨道。首先选择16mm直径MVSDO封堵室缺
,见封堵器位置移动较大,撤出封堵器重新选择18mm直径 MVSDO再次封堵
,左心室造影有少量造影剂通过封堵器入右心室(图 2)
,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封堵器位置较好 ,各瓣膜血流正常
,释放封堵器术中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见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有 80 %狭窄
,左回旋支近段30 % 狭窄 ,右冠状动脉正常。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次日可下地活动 ,胸骨左缘第 3~4 肋间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
,两肺呼吸音清晰 ,腹水征阴性 ,肝脾不大。48
h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未见通过室间隔的异常血流 ,左心室射血分数0.64;心脏
X片心胸比0.61。10 d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于左前降支病变处置入BX2.75 mm×23 mm支架1枚。出院3个月后复查心功能
Ⅰ~ Ⅱ级 ,超声心动图显示室间隔回声正常
,心室腔大小和射血分数未见异常。
http://www.365heart.com/upload/newsimg/200872162540641.jpg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