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并发封堵器移位的原因分析

(2008-08-27 23:14:56)
标签:

健康

 
关键词:2008结构性心脏病西安论坛
摘  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 (VSD)发生封堵器移位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介入治疗后封堵器移位患者 4(男 3,女 1)例 ,3例为膜周部 VSD伴膜部瘤 ,1例为嵴内型 VSD,缺损直径分别为 13、12、12和 10mm,所选用的封堵器分别为 16、12mm国产对称型膜部 VSD封堵器 ,14mm Amplatzer膜部 VSD封堵器和 14mm国产偏心型膜部 VSD封堵器。结果: 4例均一次性封堵成功。术后即刻均无残余分流。2例在术后 4和 12 h分别发生溶血 ,超声心动图检查封堵器位置无明显变化 ,但均有明显残余分流。经药物治疗后 ,溶血恢复正常 ,残余分流消失。1例术后第 4天 ,心电图检查为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超声心动图发现封堵器明显向囊袋出口移位。转心脏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并修补缺损 ,术后患者 Ⅲ度 AVB恢复。1例嵴内型 VSD术后 2周 ,超声心动图发现封堵器向右心室移位 ,有明显残余分流。随访 4个月残余分流减少。结论: VSD封堵治疗后 ,封堵器移位与缺损的病理解剖特性有关。多发生在伴有膜部瘤的膜部 VSD和嵴内型 VSD。
  

文章来源:www.365heart.com

点击查看全文:http://www.365heart.com/tabloid/2008/06/temp_22408.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