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分析

(2011-04-09 11:24:20)
标签:

健康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病;脑卒中;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ABPM)是近年来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监测次数多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能较可靠反映血压的实际水平及波动情况,动态血压参数的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程度也较为密切[1],采用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来分析老年高血压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血压规律,有一定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共193例,高血压诊断符合《1999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脑卒中的诊断有头颅、核磁共振资料证实。根据有无脑卒中分为A、B两组。A组为单纯高血压病组(对照组),年龄60岁~82岁,平均年龄(76±4.1)岁,男40例,女28例;B组为合并脑卒中组(观察组),年龄60岁~86岁,平均年龄(76.5±4.5)岁,男82例,女43例。

1.2 方法 

  无创ABPM采用24 h是动态血压分析仪(北京美高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MGYABP1型动态血压监护仪)袖带规格36 cm×14 cm,缚于受试者左上臂,不紧绷可放进两指为度。24 h设定:7:00 am~10:00 pm为30 min测量一次,10:00 pm~7:00 am每60 min测量一次。有效测量次数≥设定次数的80%为合格资料,否则资料不记入统计分析。监测期间可从事日常活动,测量时要求保持相对安静。监测参数有24 h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均值、昼间及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均值。夜间血压下降率%=(白天血压均值-夜间血压均值)/白天血压均值,≥10%者称为勺型血压,<10%者称为非勺型血压。

1.3 统计学方法

   

文章来源:  www.365heart.com
点击查看全文: http://www.365heart.com/shownews.asp?id=343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