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指南
慢性病 心脑血管 高血压 基层建设
心血管网:陈教授您好!近年来国内进行了许多高血压社区人群防治试点和临床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包括今天高血压防治指南及指南宣传推广“燎原计划”。对于该计划您如何看待?此外,我们关注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为慢性病提供了重要的平台。那么您认为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
陈伟伟教授:不论政府、学协会及全国各地区高血压防治中心,都在进行高血压防治工作。2005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发起了《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由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负责具体实施。目的是通过技术普及和推广实现对全国百万高血压患者的规范化治疗,降低其脑卒中及冠心病事件的发病和死亡;在项目的示范、带动下,推动了全国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促进和提高了全社会对高血压防治的全民认识,有效的减少了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2006年开始扩大试点,2007年在全国范围逐渐推广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在卫生部领导的支持下,组织全国高血压防治专家一起编写了2009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出台,对我国来说是新的尝试,意义重大。制定《指南》的目的就是把技术规范推向社区、推向基层,使基层医生既有实用性的操作工具来指导工作,又掌握了对高血压防治技能。全国2亿的高血压患者,1.8亿分布在广大的基层社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可以说我国高血压防治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农村。因此,我们必须依靠广大的基层医务工作者,只他们真正掌握高血压防治技能,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这也是推出《指南》的主要原因。
文章来源:
www.365heart.com
点击查看全文: http://www.365heart.com/shownews.asp?id=3371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