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诊室高血压
隐匿性高血压郭艺芳
诊室高血压又称“白大衣性高血压”,是指患者在医院就诊时测量血压升高,而院外血压监测水平正常。隐匿性高血压与之相反,系指患者在医院测量血压正常,而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水平增高。多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两种特殊类型高血压的临床意义一直存在争议,一些小型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的研究结论。由于上述原因,在临床实践中诊室高血压与隐匿性高血压始终未受到足够重视。然而,新近公布的一项长期随访研究结果显示,这两种类型的血压升高进展为持续性高血压的危险性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并可能增加不良心脑事件发生率。
研究者对PAMELA (Pressioni Arteriose Monitorate e Loro Associazioni)研究中的1412例25-74岁的患者进行为期10年的随访,旨在观察血压正常者以及诊室高血压与隐匿性高血压进展为持续性高血压的百分率。结果显示,诊室高血压与隐匿性高血压者中分别有42.6%与47.1%进展为持续性高血压,而血压正常者发生高血压者仅为18.2%。对多种相关因素进行校正后,诊室高血压与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的优势比(OR)分别为2.51与1.78(均p<0.0001)。本研究通过对较大样本受试者进行长期随访,首次证实了诊室高血压与隐匿性高血压未来进展为持续性高血压的危险性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提示我们应该对这两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予以足够关注。
首先,应大力提倡并推广非诊室血压监测措施(包括动态血压监测与家庭自测血压)。动态血压监测与家庭自测血压能够提供更为详尽且真实的血压参数,有助于全面了解血压波动情况,鉴别与判定一过性血压升高(诊室高血压与隐匿性高血压)的人群。已有研究显示,非诊室血压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采用诊室血压、家庭自测血压与动态血压监测相结合的策略能够提高高血压的诊断、疗效监测以及危险评估水平。与家庭自测血压相比,虽然动态血压监测更具参考价值,但考虑到医疗费用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家庭自测血压仍有多种优势,应在高血压患者中大力提倡应用。从临床角度而言,准确识别诊室高血压与隐匿性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诊室高血压患者在院外的多数时间段内血压处于正常水平,若不能准确识别,可能被视为持续性高血压而给予降压药物治疗,从而导致患者血压水平过度降低。另一方面,隐匿性高血压在医院就诊时血压正常,但在院外的多数时间内其血压却异常增高。由于此类患者更具隐蔽性,难以及时发现并作出必要干预,因而其危害可能更大。只有大力推广家庭自测血压与动态血压监测,才能更为准确的识别这两类患者。
文章来源:www.365heart.com
点击查看全文:http://www.365heart.com/tabloid/2009/07/temp_30481.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