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院前急救

(2009-02-13 20:22:47)
标签:

健康

    第一章 常见疾病诊疗
    、心脏骤停
    指突然发生的生心脏有效排血量为零的状态,多见于心脏病,也见于其他系统疾病如窒息性哮喘、急性脑血管病、中毒、电解质紊乱、正重创伤等患者。
    诊断依据: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大动脉脉搏消失。呼吸停止。心电图表现VF、VT或严重心动过缓或呈等电位线(心脏停搏)。
    
    救治原则:
    一、心室颤动
    1.室颤持续则连续三次电击:能量递增为200、200~300、360J,其间电极板不离开皮肤。若电击后  心电图出现有组织电活动或呈直线则不必再电击。
    2 .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
    3.便携式呼吸器人工呼吸。
    4.标准胸外按压。
    5.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lmg/次,每3~5分钟l次。
    6.持续心电监护
    7.可酌情应用胺碘酮150~300mg、利多卡因1.0~1.5mg/kg、硫酸镁1~2g。电击、给药、按压循环进行。
    二、无脉搏电活动(PEA)和心脏停搏
    1.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
    2.便携式呼吸器人工呼吸。
    3.标准胸外按压。
    4.开放静脉通道,静注肾上腺素1mg/次或静脉注射阿托品lmg。
    5.持续心电监测。
    注意点:
    每次给药后静脉注射0.9%盐水20m1,抬高注射肢体20°~30°数秒钟,以加快药物到达中心循环,并不间断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可以气管内给药,剂量加倍,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注人气管,然后立即用力挤压气囊3至5次。
    无电除颤器时,立即在心前区叩击复律,并随即开始心脏按压。
    转送注意事项:
    1.自主心跳恢复后,或现场急救已超过30分钟应立即转运。
    2.在公共场合抢救心脏骤停时,不宜时间过长,可边抢救边运送。
    3.及时通报拟送达医院急诊科。
    
    二、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依据:
    1.大多有心绞痛病史。
    2.剧烈心绞痛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片不缓解。
    3.心电图表现为相对应导联高尖T波、ST段抬高、T波倒置及病理性Q波。
    救治原则:
    1.吸氧。
    2.生命体征监测(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
    3.开通静脉通道。
    4.无低血压时,静脉滴注硝酸甘油15μg/分钟。
    5.硫酸吗啡3~5mg肌肉注射或加人到25%GS20m1缓慢静脉注射或地西泮5~10mg静脉注射。注意吗啡的毒副作用。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时给予相应救治。
    6.嚼服阿司匹林150mg。
    转送注意事项:
    1.及时处理致命性心律失常。
    2.持续生命体征和心电监测。
    3.向接收医院预报
    
    三、急性左心衰竭
    心力衰竭是由于原发的心机舒缩功能障碍,心脏超负荷或心脏舒张受限,从而在有足够静脉回流和血管舒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静脉系统淤血,动脉系统和组织灌流不足。左心功能受损而致肺静脉淤血,进而引起肺水肿,有时数分钟即达高峰。常见于大面积心肌梗死或心脏慢性病变的急性加重。
    诊断依据:
    1.病史: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心脏病史。
    2.临床表现:突然发生呼吸窘迫,咳嗽、喘息,咯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甚至不断涌出。病人被迫坐起,颜面发绀。两肺内早期可闻及哮鸣音,硝晚出现湿性罗音。可有第三或第四心音。心率加快,呈奔马律。可有心房颤动或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初期血压可升高,可扪及交替脉。
    救治原则:
    1.纯氧面罩吸人,使动脉血氧饱和度达到95%以上。对意识模糊或呼吸无力者可气管插管,甚至给以机械辅助呼吸(CPAP)或经鼻Bi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2.使患者呈半坐位,双小腿下垂。
    3.含服硝酸甘油0.5mg,每3~5分钟1次,然后静脉点滴硝酸甘油,从10μg/min开始,10分~15分钟增加5μg~15μg/min,直至250pg/min。使收缩压维持在90~100mmHg。对顽固性高血压或对硝酸甘油无反应者可静脉点滴硝普钠从2.5μg(min.kg)开始。
    4.静脉注射呋塞咪40mg,若患者正在服用此药可先给80mg,30分钟后无效可加倍。
    5.静脉注射硫酸吗啡2mg,注意此药可抑制呼吸,在老年人或COPD,患者中慎用。
    转送注意事项: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持续吸氧。
    3.保持静脉通道畅通。
    4.使患者呈半坐位,小腿下垂,尽可能舒适
    
    四、高血压急症
    指高血压病人由于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等因素,脑循环自身调节失调,外周小动脉暂时性强烈痉挛,血压急剧增高,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进行性损害等一系列表现。
    诊断依据:
    1.可能有高血压、肾炎、妊娠中毒等病史。
    2.临床症状多样化,患者有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烦躁不安、视力模糊、皮肤潮红、发热等症状甚至昏迷、抽搐,也有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急性左心衰、肺水肿、半身麻木、偏瘫、失语等症状。
    3.血压急剧上升,收缩压超过26kPa(200mmHg)或舒张压超过17。3kPa(130mmHg)。
    救治原则:
    在院前急救时以稳定病情,及时转送医院为基本目标。高血压急症院前只处理症状(如高血压脑病症状),不处理原发病。
    1.安慰患者及其家属,使其情绪稳定。必要时给予地西泮(安定)等。
    2.吸氧。严密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3.控制血压:院前的条件有限,时间短暂,对不伴有其他合并症、疾病的可使用缓和的降压药品。但血压降低不宜过快,使血压逐渐降低至160/90mmHg上下。可选择硝苯吡啶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硝普钠静脉滴注。
    4.降低颅内压:伴脑水肿者,可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或呋塞米、地塞米松静注,以上药物可配合使用。
    5.控制抽搐等症状,选用苯巴比妥、地西泮等。  
    转送注意事项:
    1、监测心电图及生命体征。
    2、途中给氧。
    
    五、心律失常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1、症状:
    可有心悸、无力、头晕。室性心动过速或房颤时,重可出现晕厥。
    2.体征:
    ①如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全身性疾病,可有相应的体征。
    ②心率(快或慢)及(或)心律(不规律)的改变,房颤时可有脉短绌。
    (二)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等对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救治原则:
    (—)快速心律失常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包括房室结区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1)兴奋迷走神经,如深吸气后屏气、压眼球或颈动脉窦按摩。
    (2)维拉帕米5mg静脉缓慢推注(5分钟),或西地兰0.2~0.4mg加人25%或50%GS20ml内静脉缓慢推注,或ATP10~20mg1~2秒内快速静脉注射。
    2.室性心动过速:
    (1)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室速:
    立即同步电复律,能量为10J。若为无脉室速可非同步200J电击复律。此条适用于其他觉QRS波心动过速。
    (2)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室速:
    胺碘酮 150mg,10分钟以上静脉注射,然后以1 mg/分维持静脉点滴6小时,再以0.5mg/分维持静脉点滴。若无效,必要时再以150mg/分静脉注射1次,1日内最大剂量不超过2支。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不宜用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维米帕尔、地尔硫葺。
    (3)尖端扭转性室速:
    ①首选硫酸镁,首剂2~5g,3~5分钟以上静脉注射。
    ②异丙肾上腺素有助于控制该类室速,但可使部分室速恶化为室颤,应慎用。
    3.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1)立即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复律。200—360J
    (2)查找并纠正病因或诱因,如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心肌缺血,洋地黄中毒或致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
    4.心房颤动/扑动
    (l)减慢心室率西地兰0.2~0.4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如西地兰无效可用地尔硫葺5~10mg,缓慢静脉注射,而后5~10mg/h静脉滴注。在大多数心房扑动,西地兰无效,需用地尔硫聋。
    (2)复律
    ①药物心脏正常的孤立性房颤或高血压病人合并房颤,可选用静脉普罗帕硐2mg/kg,7~10分钟静脉推注,也可一次顿服普罗帕酮450~600mg。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病人应选用胺碘酮。
    ②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同步直流电复律。房颤100~200J,心房扑动25~50J。
    (3)预激综合症含并房颤,部分或全部经房室旁路下传心室。
    ①不用作用于房室结的药物,如西地兰、维拉帕米、β受体阻断剂等,因可能恶化为心室颤动。
    ②心室率>200次/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立即同步直流电复律,能量同上。
    ③心室率>200次/分,血流动力学稳定,可选用静脉普鲁卡因酰胺或普罗帕酮。
    (二)缓慢心率性心律失常
    (1)无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5次,无需治疗。
    (2)导致晕厥的病窦综含征,尤其是慢-快综含征,先临时起搏,择期行永久埋藏式起搏器植入。
    (3)房室传导阻滞
    ①I度和Ⅱ度文氏阻滞可观察,查找与纠正病因,一般不需急诊处理。
    ②II和 II型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应立即行临时起搏。有明确病因或诱因可纠正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如下壁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洋地黄中毒或抗心律失常药(B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聋等,尤其是它们含用时)所致者,应纠正病因或诱因。这种病人大多不需要埋藏式起搏器,而无病因与诱因可纠正者,应择期行埋藏式起搏器植人。
    上述治疗中起搏治疗安全可靠应尽快实施临时起搏,如无条件起搏或在未实现满意起搏前可试用阿托品或异丙基肾上腺素。
    转送条件:
    1.病情改善或好转。需起搏、电复律者尽早转送医院治疗。
    2.途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3.畅通静脉通道。
    4.做好途中心电监护
    
    六、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致敏因素或非致敏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可逆性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水肿、粘液分泌增多等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双肺哮鸣音的呼吸系统急症。持续24h仍不缓解的哮喘称为哮喘持续状态。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