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平稳性与安全性选择高品质降压药物

(2008-03-17 14:59:21)
标签:

健康

 
文章来自:心血管网http://www.365heart.com
降压治疗的平稳性

      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再次推荐使用1天服用1次就能使降压作用持续24小时的药物,因为这种方案能改善患者长期服药的依从性。对于高品质降压药物,则需有更高标准,不仅能24小时降压,而且能平稳降压,因为平稳降压可以更好地保护器官,减少事件,控制晨峰血压。
     
短效制剂如硝苯地平普通片不能平稳降压,因为服药后血药浓度很快上升并达到峰值(图1),这一峰值通常远远超出有效治疗血药浓度的上限,这时疗效并未增加,而不良反应增加。随后血药浓度较快下降,数小时后降至谷底,不能有效降压,因此需1天多次服药。这种血药浓度在1天内几次明显波动的状态可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国外专家汇总分析了冠心病患者接受短效硝苯地平治疗的资料,发现这一药物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心肌梗死甚至死亡危险。这些专家由此推论所有钙拮抗剂都不安全,掀起了轰动一时的钙拮抗剂风波。经过10多年的努力,多项临床试验先后证实了长效钙拮抗剂在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中的安全性,才最终平息了这场风波。但是,短效钙拮抗剂特别是短效或快速释放型硝苯地平,仍不宜用于确诊或疑似冠心病患者。
     
为改善钙拮抗剂的降压平稳性,可采用普通长效药物(如氨氯地平)或短效药物的缓释剂型或控释剂型(如非洛地平缓释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这两类药物都属于长效制剂,但在平稳性方面仍有差别。普通的长效药物服用后血浆浓度峰值仍过高,且仍有明显的峰谷现象(图1),但由于其半衰期较长,血浆浓度在达峰后较缓慢下降,可以1天给药1次。长半衰期的药物还有一个潜在的问题,由于它在体内消除缓慢,因此用于肝肾功能损害等患者时可能会发生药物蓄积,进而不良反应增多。缓释制剂通过工艺设计,可以使血药浓度的峰值处在有效治疗区域内(图1),减少了峰值浓度过高带来的不良反应。但是,缓释制剂采用的是非恒速的一级释放模式,血药浓度在达峰后即缓慢下降,也有峰谷现象,且最后阶段的血药浓度往往不足以有效降压。
     
控释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属于零级释放,即口服后能按要求以恒定或接近恒定的速率缓慢释放药物分子,使血药浓度在规定时间内保持高度稳定(图1)。例如,硝苯地平控释片采用精准的激光打孔技术,使每一粒药片的小孔直径完全相同。服用后,药片内的硝苯地平微粒只能通过唯一的小孔释出,单位时间内释放出来的硝苯地平分子数量几乎完全相等,使血药浓度能在长时间内保持恒定或接近恒定,事实上已经不存在“半衰期”。因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