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天伦教授谈:高血压药物时间治疗学

(2007-09-19 14:18:57)
标签:

健康/保健

   关键词:杨天伦  高血压  药物治疗  节律性 
   编者按:第五届中国长城天坛心脑医学论坛召开在即,杨天伦教授将在大会上做以“高血压药物的时间治疗学在脑卒中预防中的作用”为主题的发言。文中,杨天伦教授从生物节律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心血管疾病中的节律性、心血管疾病的节律类型及“清晨危险”、血压类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高血压药物时间治疗学的特点、高血压药物时间治疗学的临床应用等六个方面就高血压药物时间治疗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一、生物节律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地球的自转带来了昼夜的交替,为了适应这种昼夜环境周期性的变化,生物界的各种功能都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经过长期进化,人体内发育出一种特殊的功能——生物钟,用来协调各种不同组织与器官的昼夜节律。机体内各种不同的生理活动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节律称为生物节律。人们一般将生物节律分为三类:近日节律(24小时为一周期),超日节律(一周期明显短于24小时),亚日节律(一周期明显长于24小时)。以血压和心率为例,绝大多数正常人在一天24小时中血压呈规律性波动:清晨醒后4-6小时达高峰,白天血压高于夜间血压,凌晨2-3时血压最低。心率变化的总规律是昼高夜低:从睡醒前一小时开始心率逐渐增加,10-12时心率达峰值,然后逐渐回落,但日间保持高值。凌晨3-5时达谷值。  
  如前所述,节律性是在内环境稳态及自主神经的昼夜节律活动下形成的,除此之外,还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 自然特征:如年龄、性别,种族等
      * 外在因素:生活习惯、药物影响等
      * 神经内分泌系统状态:交感神经系统、RAS系统、血浆皮质激素浓度等
  其中,交感神经系统、RAS系统、血浆皮质激素浓度等是影响血压节律的最重要因素,正是交感神经活动的日夜规律使血压的波动呈现出昼高夜低的现象;RAS系统的过度激活导致血管持续收缩、血管炎症、水、钠潴留等,是高血压发病机理中的关键一环;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儿茶酚胺是调节血管收缩的又一重要物质,并可影响心脏心律失常阈值。

 

  文章来源:心血管网 http://www.365heart.com/

 

点击查看全文:  http://www.365heart.com/shownews.asp?id=186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