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2008HRS
引言:在狗慢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模型中,缓慢的心率是发生快速心率失常的基础。电重构和复极间期的变异性(BVR)增加有关。最近我们发现药物性QT间期延长患者的BVR增加预示潜在的复极紊乱。此研究旨在明确:1)肥厚性心肌病和心衰患者的BVR是否增加;2)植入ICD的患者BVR的显著增加是否是发生室速的原因。
方法: 40例肥厚性心肌病(年龄50±11,9女/31男),心功能大于I级的患者入选,其中12个接受ICD治疗(49±10岁)。所以患者都是稳定的窦律,无左束支阻滞,ICD没有起搏。对照组是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群。手动测量肢体II导联,连续30个心搏的RR和QT 间期,BVR来自poincare图上的QT间期作为短时BVR(STVQT=IQTN+-QTnl/30)。
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缩短分数明显的变小了(17.6±5vs.32±6%,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67±5vs.47±8ms,p<0.05),窦性周长无明显不同(923±112 vs,915±84ms;p=NS)。患者和对照组的QT间期类似(397±38vs.403±39ms;P=NS),但BVR在心衰组明显高于对照组(7.7±3 vs.3.4±1ms,p<0.05),有室速病史的患者比没有室速史的患者的STVQT高(9.4±4 vs.6.5±2ms,p<.05),同时,心功能分级更高(42%vs.8%在心功能三级),缩短分数更降(16.5±3vs.21±5%;p<0.05)。
结论:研究表明,第一,在心衰患者中复极间期的变异性是增加的。第二,接受ICD治疗的患者,有室速病史和未发生过室速的患者相比STVQT增加,心衰程度更重。因此,BVR反应心衰患者存在潜在的复极紊乱,这不能通过QT间期来识别。
文章来源:www.365heart.com
点击查看全文:http://www.365heart.com/tabloid/2008/08/temp_230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