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0岁老人永久性心脏起搏一例

(2008-03-18 09:59:10)
标签:

健康

 患者男性.100岁。因反复头晕1年、加重10天于1998年5月21日人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A院体格检查神志清醒.体形瘦小.体重38 .血压166/76 mⅡ正k,心界无扩大,心率50次/分,律齐,无杂音、双肺未闻干、湿性罗音:x线胸片提示双肺陈旧性结核,肺气肿主动脉粥样硬化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I度房室阻滞。Holter检测:窭性心动过缓,心率36—75(平均55)次/分.窦性停搏、RR间期最长3.3 s.I~Ⅱ度房室阻滞,偶见Ⅲ度房室阻滞诊断老年性窦房结和房室结退行性改变.高血压病Ⅱ期:入院后在局麻下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先分离右侧头静脉因血管细小扭曲,无法插入起搏电极,改用Seldger技术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曾误穿锁骨下动脉,经压迫止血后重新穿刺成功、插入电极导管,但导管多次进入颈内静脉,经调整病人体位和改变导管送入角度后,将电极固定于右室心尖部测定起搏阈值0.2 V/0. ms,安置Pacesetter 2408L起搏器。术后伤口局部皮下瘀斑.7天后愈合拆线。随访至今,头晕症状缓解.生恬质量较术前改善.心电图示心脏起搏功能良好。 
     讨论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起搏人群中老年人的比例也较大:老年人因身体各项生理功能的衰退.尤其是血管硬化畸形等给手术带来一定的困难,且围手术期并发症也较多,90岁以上高龄病人的手术风险更大。笔者认为:高龄病人心脏起搏首选头静脉方式较安全,可避免误穿锁骨下动脉致大出血.或误穿胸膜致气胸。本例因头静脉畸形而改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置人心脏起搏器,术后随访已3年,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提示百岁老人也能适应心脏起搏且能预防心脏性意外事件的发生。
 
文章来源于:http://www.365heart.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