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总体预后很差,其长期的心性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入院率均很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是危害严重的临床综合征。一旦诊断心力衰竭,约有半数患者在5年内死亡,重症患者的1年死亡率高达50%⑴,在首次诊断心力衰竭后90天内的死亡率很高。现有的有关心力衰竭预后的结果来源于大规模随机临床研究和非随机的人群研究(图1、表1),许多临床研究中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和人群中研究的结果相差较大,主要是由于临床研究入选的患者相对选择性较高,大多是较为稳定的经治疗后出院的心力衰竭患者,排除了首次诊断后早期死亡者,另外,患者相对较年轻、合并症较少,基本除外了瓣膜病、心肌淀粉样变及甲状腺疾病等原发病,并且多数患者为收缩功能减低者,治疗水平已较为理想;而人群研究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主诉、客观检查较少,舒张功能异常的患者比例相对较高,原发病种多,治疗不够完善,总体上看,临床研究的结果好于人群研究。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原因中猝死的比例很高,主要原因往往是心力衰竭的患者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和电-机械分离现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