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沙尼亚塔林中世纪古城北欧旅游 |
分类: 行行攝攝 |
在去爱沙尼亚之前,我对这国家的印象几乎为零。直到登上去那儿的轮渡,我才开始去了解它。
爱沙尼亚是北欧波罗的海三国(还有立陶宛、拉脱维亚)之一,西向波罗的海,北向芬兰湾,南面和东面分别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面积不足5万平方公里,海拔平均只有50米,森林覆盖率约47%,人口不到130万,官方语言为爱沙尼亚语,高收入国家,2011年加入欧元区。
我们的目的地,是位于北海岸、离北方对岸的芬兰赫尔辛基约80km的首都塔林。
一大早等上往来于赫尔辛基和塔林之间的轮渡,其实是个能载客数千人的七层大游轮啦。
比较惊奇的是,我在船上看到许多牵着狗狗抱着猫咪的乘客。
是啦,北欧的公共交通工具是不限制携带宠物的,后来我还在火车上遇到过一只巨大的阿拉斯加呢。
哇噻~油画般的大逆光!
我爱大海,可波罗的海的含盐量太低了,几乎闻不到常规的海味。
但海风是一样的凛冽,本想拍个照留念,按了十几下快门,每一张都是满脸的头发。
别看这位短打扮的大叔坐在椅子上优哉游哉的看风景,其实冷死了!短袖tee+衬衣+厚外套+羊毛大披肩,我还哆哆嗦嗦呢!
海上的天气也是变化莫测的,一边阳光普照,另一边却是阴云密布。
再转一下头,雨刚刚停,半条彩虹清晰可见!
下船向市中心出发。塔林第一印象,从容不迫,井然有序。
塔林曾一度是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冲,被誉为“欧洲的十字路口”,是波罗的海沿岸重要的商港、工业中心和旅游胜地。
城区分为老城和新城,我们只去了老城,因为这里是目前北欧唯一保持着中世纪味道的城市了。
位于老城上城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教堂,是一座东正教教堂,跟俄罗斯几座著名的绚丽多彩的东正教教堂比起来就朴素的多了。
教堂的正对面是爱沙尼亚的议会大楼,这么严肃的场所居然是粉红色的,也许这个国家的人没有那么古板吧。
中世纪的城墙和堡垒,坚不可摧的感觉。
这是我见过的最特别的咖啡馆了,由老城墙上的瞭望台改建而成,墙根儿的空地也放了几张桌子。
古老的石头路,看得到岁月流淌过的痕迹。
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城,不经意间又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街头卖艺的小女孩,颇受上了年纪的游客的青睐。
另一座有名的教堂:圣玛丽大教堂,也教圆顶教堂。
它的价值在于混合的建筑风格,主体建于14世纪,而巴洛克式的塔则是18世纪70年代末添加的。
忘了拍教堂全景。。。
别看教堂不小,门倒是真不大。
美丽的波罗的海岸边,色彩明快的房子错落有致,宛如积木堆成的童话世界。看不够!那就每个角度都来一张吧~
其实我想让大家看的是海湾上空的云,好多棉花糖啊~
我们刚离开观景台,一阵急雨就落下来了。放慢脚步躲雨,眼睛没闲着,四处找美好。
路边有帅哥!维京人果然高大,衬衣男至少有1.9米,我的菜啊!
雨停,连地上都满是风景了。
踏着湿漉漉的石头路向下走。
拉科雅广场,面积很大,长久以来,塔林人在这里举办庆典、唱歌跳舞,以及看行刑。。。
广场附近的古迹很多,老药房,路德会圣灵堂,同业公会大厦,马戏场,三姐妹住宅大厦,黑头兄弟情谊大厦,路德会圣灵堂,对米歇尔修道院等等。目前,四周则布满了餐馆和咖啡馆。
再强调一下,能自由行千万不要跟团啊,当地的美食近在咫尺,领队还是带我们去吃了中餐。
瞬间放晴,对,很突然!
以下,是走街串巷的心动时刻们。
午餐过后告别了塔林,仍旧是乘轮渡过海。我在想你的时候,睡着了。。。
—————————下一站,哥本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