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答天津《每日新报》白冬冬的提问

(2008-09-02 13:08:05)
标签:

崔曼莉

浮沉

杂谈

分类: 采访与对话

前些天在博客的留言版上收到了她的来信,很快,她发来采访提纲,有几个问题我很喜欢,发到博客上与大家交流。

 1、  职场小说最近这两年异常火爆,所以有人会觉得《浮沉》是个跟风之作,这种说法会不会让你不高兴?你认为这本书独到的地方在哪里?当初你的在天涯发表这个作品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会那么受到读者的关注?

 

浮沉当初的出现完全是个偶然,如果没有陈永正的离职事件,没有当心中的感触,没有在天涯开贴写作,就不会有今天的浮沉。所有的文艺作品都是通过作者的再创作,表达现实生活、再现现实生活,想象现实生活。每个作品都是独特的。对我来说,在偶然的时间内做了一件偶尔的事情,它生动有趣,这就可以了。

 

2、  很多人说职场小说的实用性大于它的文学性和娱乐性,你认同吗?《浮沉》对职场中人来说,它的实用性在哪里?

 实用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比如生存的反思、心灵的感动等等。一部文艺作品的实用性、文学性与娱乐性,不是全世界统一的一个标准,而是: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标准。有人阅读诗歌没准会对现实生活带来莫大的帮助,比如放松或者进取,有人在读别人的谋略却只为了获得那一时刻的轻松与有趣。我们无需要教条的看待文学性娱乐性与实用性的问题,只要作者写出来了,有读者愿意阅读了,这就是有意味的。正因为这些意味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文艺本身的魅力才不会消失。

 

 

3、  我大致看过你创作的一篇情感小说《最爱》,是个文学性很强的作品,与《浮沉》完全不同,不过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对于生活和感情的态度,都很谨慎、理性,不会用性和爱来做噱头。像《浮沉》,这本书几乎没有主人公的爱情描写,而且其中的人物,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困境和压力,但大多都是积极向上的。所以我想知道,为什么会采取这种写作方式?这跟你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态度是不是有很大关联?

 

每个写作者的作品都会呈现出一种特质,我们称它为风格。所谓风格就是指一个人从小到大,从接触写作到从事写作,所有的细节与过程中微妙的特质总和。它无法通过学习完成,通俗点说,强装是不可能的。从爱情小说《最爱》到历史小说《琉璃时代》到职场小说《浮沉》,我很惊讶它们体现出的一些特质,这也让我意识到,不管我如何挑战写作,挑战不同的题材、背景、情节、人物与想法,我都是我,我永远不可能超出崔曼莉的范畴,我永远不可能变成另外一个人。对此,我既有一点欣喜,也保持警醒与怀疑,希望自己能一点点的取得进步。

 

 

 

4、  《浮沉》火了,这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会不会再接着写类似的职场小说?

 

我的生活一如既往,我只是觉得它获得了出版,只是觉得通过它,我和更多的读者有了交流。除此之外,因为它是第一部,我的生活有一部分是继续写完这个故事,完成浮沉第二部,同时,我在修改民国历史小说《琉璃时代》,这让我在时空中交错,是个很奇妙的体验。

 

 

 

5、  对于现在的职场中人,你认为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怎么解决?有没有一定的规律?或者说,你有什么建议?

 

大家还是看小说吧,说教的东西通常枯燥,但是故事却会让我们体会非常。

 

 

6、  你做过很多行业,从你个人经历讲,有过怎样的“浮沉”?又是如果解决的?

 

我个人的经历顶多算上一点丰富吧。从这一点来说,我是个贪心的人,我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把生活丰富。但生活总是有限的,有时候它比时间有限的多,所以我从事写作,因为在小说里,我掌握着时间与空间,我掌握着丰富的最大尺度。

 

 

 

7、  现在你是一家公司的执行总裁,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选择?这让你与以前有什么不同?会不会影响你的创作?

 

如果我们仅抱着喜爱的心情去做一件事情,它就会非常有趣,孩子们玩游戏从不追求结果。写作是我心爱的游戏。为了不丧失它的乐趣,我不断地在生活中努力工作,工作让我得以生存,得以在社会上立足,得以有温饱的生活去自由地写一点什么。不管我从事何种职业,都不会影响我的写作,不管我写怎么样的作品,都会做好本职工作。一个让我生存,一个让我的生命获得丰富。工作也许做到六十岁就退休了,但是写作却可以陪伴我到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作就是工作,而写作是一生的爱好与追求,它更接近于事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