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写下这个题目就出一身冷汗,真怕哪天出门就被雄性动物乱棒打杀死得很惨,但话在心头如鲠在喉,只能心惊胆颤冒天下之大不韪啦。诚请诸位男性非请勿读。如果不小心读几句了,一定要高人雅量,不与弱智女子计较才好。
都是中央电视台惹的祸。今天中午的今日说法报导一故事,梗概如下:
吴姓男,71岁,上海某大学教授,10年前老伴去世,5年前在某家刊物的征婚栏看到王姓女征婚启事,虽说比自己小25岁,然觉得自己经常与学生打交道,所以心态年青,应与此女般配。即去信,女回信。一来二往,两人相见恨晚,从此朝朝暮暮,携手公园畅谈,相依饭店共餐,共享甜蜜时光。
甜蜜的所有开销当然由吴姓男买单。王姓女俨然妻子身份,完全拿吴姓男当自家人,伸手要钱借钱不计其次;吴姓男则是丈夫情怀,有求必应。但王姓女始终回避结婚之话题。吴姓男急催多次未果。这天再次求婚遭拒,而且王姓女此去杳如黄鹤,干脆短信告知不再与他交往。吴教授真是又气又急,但他毕竟具教授之智,早在交往之初便悄悄记下所有开销细帐。细一核算已经花去20多万。便严肃通知王姓女还钱,且预设电话录音以为证据。哪知王姓女在电话中落落大方坦坦蕩蕩:你去告我吧,我不听你的,只听法律的,法律判我给你多少,就给你多少。顶级法学大师啊!
吴教授无奈告到法庭,可惜只有他自己记的一个流水帐,无具备法律效力的可靠证据,如证人、发票、借条等。败诉。再上诉,终审败。但王姓女非常重情重义,主动付他4500.00元。从此二人形同陌路。
主持人义正辞严,点评是非分析法理,我则一旁窃笑至翻。又不是宋庆龄爱上孙中山,更不是陈香梅爱上陈纳德,从没有相处,没有任何感情基础,一个老男人凭什么认为自己大25岁还很般配,与学生相处心态年青就代表身体、状态的年青吗?如果一个老女人主动去找小自己25岁的男子,肯定被大家认为是疯了,你老男人就应该找个与自己女儿差不多大的?你是过去的大皇帝纳妃?还是封建的老财主纳妾?人家是拿权力与财产来平衡年龄的,区区20多万人民币能玩五年就不错啦,还痴心妄想不再花费,白得个带工资侍候你到终老的?女人就该弱智,就该相信大自己25岁的可做父亲的男人与自己一样年青健康?难道男人的平均寿命比女人的少五岁不是世人皆知的事实?按此推算,如果你们都是平均寿数,这个女人嫁给你就准备守30年的寡?她有如此的悲观打算吗?
一位大学教授本应有冰雪般的聪明,看穿人情悟透世事,只是太过自信,象皇帝相信新衣般相信自己的年青,这种太不靠谱的自信成就了愚蠢,落下了笑柄,只能自认倒霉去吧!
老伴老伴,老年再婚还是找年龄相差不太大的老伴比较合适,阅历相近,期盼相同,容易相怜相亲相伴。不是说年龄悬殊不能产生爱情,但产生爱情的概率少,条件多。宋庆龄与孙中山,陈香梅与陈纳德之类,都是男方尚在壮年,更兼豪气万丈才气冲天,是百万千万中难选之一的男子汉,女方青春年少,且出身富贵,从不知柴米油盐的辛酸与琐碎,痴迷爱情,遇见此等罕见男子便如干柴烈火。如果每个老男人都自比孙中山杨振宁,以为自己特遭年青美貌女子之痴迷,梦想着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奇异般配,那就颤魏魏爬上墙头,静等红杏绽放并出墙吧。
俺模仿秀一首:
老骥伏枥,志在少妇。
烈士暮年,春心不已。
伤心伤身,破财招灾。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同类文章:
男人50 青春期;女人50 更年期!
离婚吗?再嫁吗?
隔代亲----有关老男人与小女人的三个真实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