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市场继续依托于5日均线整固,但由于量能始终无法有效放出,所以股指明显缺乏上攻力度。而后市方向判断依然变得扑朔迷离,沪指在此点位“可上可下”。通过与历史走势做对比,我们可以同时发现成功与失败案例。
如果认为目前市场是二次探底后,能够形成中期底部。那么当前大盘与1664点后所形成的震荡筑底极为相似。从1664点反弹向上,在2008年12月23日同样出现一根“断头铡刀”式阴线,随后震荡下跌,在形成1814点的二次探底后,市场走出一轮中期上涨行情。而当时筑底形态与目前走势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如果市场仍然只是调整中继,未来会继续寻找下降支撑。那么也就是说大盘尚未形成“真正”底部。这就好比沪指在之前3067点下跌以来,调整到2011年5月17日产生2821点后,也同样走出小幅向上反弹,但随后便继续中阴线下跌向下寻底。
也就是说在市场上涨趋势尚未明朗前,我们还不能判断大盘已然调整结束。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往往需要学会克服一些心理障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毕其功于一役”。也就是说把单次的结果看得过重,图谋在一次交易中暴富。这样就会极易产生想要重仓抄底行为。
而刚刚我们也讲到过,目前市场在没有量能的配合下,还不能就此判断中期底部已经形成。所以当前不应急于进场重仓买进。也就是不要去追求过于完美的心理。试图在最低点买入、最高点卖出,满仓操作。其实股市投资往往是一种中长期行为,在保重本金的基础上,力求每次把看得懂的利润把握住就可以了。积少成多以滚雪球的方式去积累自己的财富。而在此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重仓“被套”。当然由于篇幅有限,具体到后市方向判断、以及操作要领?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收看视频资金论市中的进一步讲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