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也者,施也;礼也者,报也。乐,乐其所自生;而
(2009-04-28 21:56:29)
标签:
文化 |
一、原文:
乐也者,施也;①礼也者,报也②。乐,乐其所自生③;而礼,反其所自始④。乐章德,礼报情,反始也。⑤所谓大辂者,天子之舆也;⑥龙旗九旒,天子之旌也;⑦青黑缘者,天子之宝龟也;⑧从之以牛羊之群,则所以赠诸侯也。⑨
二、译文:
三、注解:
①、乐是指音乐,是能使人快乐的东西。施,施舍,给予。意思是乐的性质是单向的,它只作用于人,而不包括人对乐的反映。②礼,仪礼,礼节。报,报答。意思是,礼的性质与乐不同,礼是双向的,它包括对人和人对己的反映(报)两方面,即如《礼记·曲礼》所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③这一句从乐的产生进一步阐释“乐者,施也”的命题。意思是由于对自己心中产生的心情而欢乐,才产生了乐,不是由于对方的回报产生的。④此是阐述“礼者,报也”,孔颖达所释:“礼反其所自始者,言王者制礼,必追反其所由始祖。若周由后稷为始祖,即追祭后稷,报其王业之由,是礼有报也”。反:同“返”,追忆,怀念。始:始祖,祖宗,父母。
⑤章,通“彰”,表彰,显示,发扬。德,功德。龙旂:绘(或绣)有龙纹图案的旗。古人以图案不同定旗名,如《周礼、春官、司常》所载:“日月为常,交龙为旂”,熊虎为旗”等。九旒(liú,流):旗下垂的饰物名旒,九旒言旒数有九个。《尔雅·释天》载有旂旗制度,略。⑥自上句大路以下都是言礼报之事,即诸侯朝天子,天子回报的礼物。所以“天子之旌也”意思是天子回报诸侯、上公的旌旗。由《礼记·明堂位》知,天子之旂十有二旒,此处赐给上公、诸侯,故只有九旒。孔颖达疏说:“侯伯七旒,子男五旒”同样是指天子赐给侯伯、子男的旌旗。⑦《集解》注说青黑缘指龟的甲(rán,然),就是龟甲边缘上青黑色细毛。⑧《礼记》葆作宝,通。宝龟,即占卜吉凶所用龟。⑨从,就是附带、外加的意思,言天子赠诸侯大路,龙旂,宝龟之外,附带给以成群的牛羊。因牛羊物贱不足为天子礼物,故言“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