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歌》——完美爱情的经典诠释
(2009-06-08 20:42:06)
标签:
诗歌雅歌圣经基督爱情婚姻文化 |
分类: 博主文字 |
雅歌书在《圣经》旧约中最独特最精美的的一卷,被称作“歌中之歌“(Song of songs)。雅歌系古代以色列最伟大的国王所罗门所写的,雅歌描写一个牧羊人与一个叫做书拉密少女的乡村姑娘的爱情故事。全书只有117节,却是最为动人,又最具吸引力的一卷天书。
诗歌的内容是一对男女忠贞的所经过的人类所普遍保有的爱情片段,有焦急的期盼与等待,也有相见的欢愉与暂别的苦思,还有赞美新郎的威武盛大的英勇形象和新娘的温存细腻的情感。我们在读这卷书时都有普遍的疑惑:一首描写属世的爱情伴侣的故事何其被神拣选而列入伟大的《圣经》?书中对世界上最美好感情——男女之爱的完美的称颂,让属世的人也会感知天父赐给人类的这分情愫是何等奇妙。神赐给人完美相爱的伴侣,使两情相悦延续生命原本是多么美妙,让圣徒阅读此书也使检讨我们今日之罪如何玷污圣洁纯情的爱情关系;更深层地让人人想到一个神圣的婚姻关系,那就是基督与教会的关系,上帝对他子民的爱!
诗歌采用叙事体裁,从爱情发展过程上来看诗可以分为以下几幕:新郎与新娘互相倾慕;新郎新娘互相追求;爱情的成熟和婚姻的成就;爱情的试探与巩固、爱情的享受;爱情的美满。整个诗歌篇章严谨,浑然天成。初读《雅歌》时,首先吸引我的不是它美妙的故事,也不是它作为经典的神圣地位,更不是那段缠绵悱恻的爱情,而是其中蕴含的丰富斑斓的、生动贴切的场景意象。我们看到书拉密女在形容她的良人的时候,用了很多比喻,“没药”、“凤仙花”、“苹果树在树林中”、“小鹿”、“羚羊”无不是美好的事物,这是爱情中的男女很正常的事;同样的,“新郎”也用了诸多美好的事物来形容自己的新娘,
鸽子、小狐狸、百合花、但是这样的一群意象组合在一起,我没有太深刻地感受到书拉密女或者牧羊人的美好,但是我却深刻感受了二者爱情关系的深挚与美好。深刻认识的不是书拉密女的美丽或者牧羊人的优秀,而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古语。这事实上很好的说明了“灵”与“世”的关系!整篇《雅歌》中,字里行间流泻的男女抒情主人公对对方的赞美,但对读者而言,我们看到的不是新郎对新娘的赞美,而是新郎对新娘的爱。《雅歌》正是通过一种意象的叠加构筑了一个爱意满满的诗歌理想世界,一个浪漫的意境。
从文学角度来看,雅歌作者文笔高超,他以柔情细致的笔法,细腻的感觉,去激发读者感性上的强烈反应,却避免粗鄙地去刺激感官,这是雅歌的最主要的成就之一。他将良人享爱佳偶的爱情,比喻为羚羊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或将她的两乳比喻为百合花中吃草的一对小鹿,就是母鹿双生的。或将佳偶本身比喻为一座充满上品水果的园子,开放给良人享受这些都表现了绝妙的诗艺以及对爱情的敏感。从人类文明上来看,在3000年前那样的荒蛮时代能写成这样已经非常棒了,很可能是当时最棒的了。恰恰是因为它的真挚和美好打动了几乎所有人的心,人们出于喜爱,在节日的时候拿来欢唱,拿来庆祝,这也很自然,而在古时候,几乎所有的重要节日都和宗教有关,它也就登上了宗教庆典的大雅之堂。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雅歌的在圣经里存在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其爱情本身。因为上帝本身也是个“实在的存在”,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背拗基督教的教义来分析它的经典呢,雅歌描写的纯美的感情之灵和圣灵的存在是相似的,在未感受爱情的激越跌宕的心灵也同样无法理解爱的美好,而这种爱却是神存在的一个见证。 所以《雅歌》本身就是很好的存在的范式,它身处的不合理的存在环境,令它饱受存在价值的争议,但是这种争议使得雅歌成为整部《圣经》中最为令人心驰神往的部分。
部分诗句摘抄:
(新娘)
……
……
……
……
……
(新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