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贵州织金洞霸王盔银雨树杂谈 |
分类: 中国--西南 |
织金洞内的天王府一景,把它作为本游记的开头吧。
从三甲坐上去织金洞的大巴,还是有一段路程的。中途下了许多当地的居民,等到了织金洞就剩下游客了。之前在网上了解,织金洞不是随到随参观的,必须凑满12人才可。于是顾不上那么多马上就冲到售票大厅,一看前面刚进去一个旅游团,高兴的我屁颠屁颠地跑到他们的队伍。就这样,12点我准时进洞了。
双狮坐洞,中国古代达官贵人王府的门口都有两狮子,现在的人民政府旁也是,着难道是巧合?
迎客松,从这个角度看不像,但是现场去看还是很形象的
洞内霸王三宝之一,霸王盔,经常成为织金洞的名片,有名就有名它的成因极其的复杂和巧合。
洞内霸王三宝之一,霸王靴,还是倒挂的
洞内霸王三宝之一,霸王鞭,巨大的石笋形成后,由于环境的改变,滴水减少产生位移动,在大石笋的边缘沉积可细长的节状石笋,形如鞭。
蟾蜍坐井观天,不过从这个角度上看好象不像,您身临其镜就可以看的很明白啦,那头直接面对着前面的洞口,你一进洞口不远就可以看到。
这个背影是个大佛,还有个动听的故事,可惜我忘记了
纺锤石,形似纺锤,形成是由于滴水频度以及沉积速度经历了由弱变强,再由强变弱的沉积过程,从而形成了上下小中间大的纺锤形状。
倒挂琵琶,位于洞三层的琵琶宫内,由渗流水溶蚀和洞穴的崩塌形成,属于石盾。
大壁画,有洞顶渗流水和洞壁渗流水以及飞溅水,毛细水,凝结水形成多形态的碳酸钙沉积物,琳琅满目,组合有序,形成高60米,宽20米的巨大浮雕。
小壁画:由毛细水,凝结水以及薄膜水等非重力水在洞壁上沉积成石花,石枝,石毛,卷曲石等形状,犹如一幅美丽的国画。
坟头,好象有点不吉利,一个人经过这里肯定会怕怕的
雪松,由渗滴水和溅水沉积的巨大叶状石笋形成于25万年,由于滴水含有纯度高且洁白的碳酸钙,覆盖于石笋之上,形如雪中寒松,而底部的叶状石笋则是受气流的影响。
菌状石笋,含碳酸钙较高的滴水沉积片状石笋,形似冻菌。如环境不改变,很有可能成为另一个“银雨树”哦。看着架势,真想上前咬上一口。
水母石笋,在倒塌的石笋残块上沉积而成的水母状石笋。也告知大家,洞内大量的石笋倒塌在五万年前。
婆媳情深,媳妇正在给婆婆捶背,还抱着孩子,真是古时候女人三从四德的典范,它可是织金洞的宣传之重哦,再想想当今的婆媳关系,真是应该好好宣传一样,婆媳之间的战争,受伤的就是我们男人。
姐妹石,由滴水,溅滴水以及溶蚀作用形成的两根花瓣石笋,形如两姐妹,至今已有5万年。
延着“山路”往上攀登就是南天门了,看这个华灯初上的样子,很难想象这是在洞中
擎天一柱:高37米,直径1米的石柱由石笋和石钟乳相联接,看上去犹如猴子上树。
三星聚会,25万年来形成的三根巨大的帽状石笋,造型如福禄寿三星,是洞中较古老的碳酸钙沉积物,揭示了沉积时期水量大,频率高,沉积物丰富,沉积速度快以及泥质量高的特点。
马上要出去了,那就是洞口的灯光
建议去的时候不要穿昂贵的裤子和鞋,洞内潮湿都是泥浆出来就是这个样子
以镇洞之宝银雨树作为结尾,之所以有名还是因为它的成因及其复杂。一株罕见的开花状透明结晶体,从白玉似的托盘中冲天而起,直上17米高,亭亭玉立,披金洒银。在它前面倒下了同样的一棵,比它还高5米,显然是它的先辈。那棵倒下了,才有这一棵生长起来。石头世界似乎也有它的新陈代谢法则。
小贴士:
1.带个鞋套吧,免得鞋子上全是泥。
2.最好带上干粮,在那里吃饭总觉得不对,反正就是感觉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