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崎这座城市,在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提到它,人们往往第一个联想到的词语是“原子弹”,因此想象中的长崎大概也总和“战争”“破坏”“萧条”有那么些许的联系。所以说,有的地方是需要用脚步亲自去丈量的,只有到了那里,才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真正的气质,在时光的变迁里是冰冷还是温暖。
长崎市是日本九州岛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长崎县首府。它位于日本的西端,与我国上海相隔仅80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国与日本的桥梁。这里不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感受到浓郁的中国气息。在日本锁国时期,长崎港又是日本唯一允许外国船舶进入的港口,因此在长崎港的开放下,日本引进欧洲文化,与英国、葡萄牙、荷兰有着密切的来往,发展贸易的到了繁荣。长崎市内的各式洋房、教会等富有欧洲情调的建筑物,也会让你感受到浓浓的异域风情。
伴着清晨第一缕晨光,人们也开始了一天忙碌的生活。街道不算宽,人也不算多,这座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生活起来很舒服,没有太大的压力。这些看似古老又可爱的有轨小电车,便可以作为游览长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
不论是哪国人,我们都应该去了解历史,更不能忘记历史,于是长崎的第一站,便是和平公园。在原子弹降落点修建的这座公园,矗立着一座和平祈念像,高达9.7米,右手指天,紧闭双眼,为原子弹爆炸牺牲者冥福祈祷。园内的“和平泉”,雕刻了辗转寻水的少女手记。1985年中国赠送给长崎的和平少女像,与世界各国赠送的纪念物一起陈列,象征世界和平。

公园里挂着许多彩色的千纸鹤,以这样的形式来祈祷和平,仿佛更生动,更能感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美好愿望。
正巧遇到一群学生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想起了我们小时候每到清明节都要去英雄山扫墓的场景,和平的种子,是要从小就播撒在心间的。

心田庵是江户时代的日本庭院和茶室,它是在长崎行商的明代商人何兆晋所修建的私人别墅。这座小巧精致的纯日式庭院,秋天红叶盛开之际,便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时节。详细的图片和介绍,可见博文:红叶片片,庭院深深。

逛到中午,自然是要找一找长崎的地方美食了,如果说最著名的,长崎什锦面算是一个。长崎什锦面很像中国的炒面,做法是先把面放入锅里煮3分钟、再把虾、圆心菜、猪肉、圆葱、蘑菇、鱿鱼、笋等原料放入油锅里翻炒,炒好后放入汤,再把煮好的面放入锅里,把面和菜一同煮3分钟就好了。据说许多中国留学生来长崎留学,经济上比较拮据,那么这道菜既有肉、又有海鲜和蔬菜,可谓经济营养又实惠。
创建于1899年的老店四海楼就是一家吃长崎什锦面的地方,店内还设有“长崎什锦面博物馆”,大快朵颐之余还可以参观一下店内的收藏,了解更多的饮食文化。

眼镜桥是1634年由中国僧侣如定设计的。眼镜桥在长崎县中岛川上,与附近二十座古桥雁列栉比,彼此相距不足百米,形成了“长崎石桥群”。其中半数是中国人出资构筑的,眼镜桥即由中国人设计建造。日本的史书赞美眼镜桥为“日本最古最有名的石拱桥之一”。本世纪五十年代在一次大水灾中,眼镜桥附近的钢筋混凝土现代桥梁全遭冲毁,唯有眼镜桥安然无恙,使当地桥务官员大为吃惊,认为“不可思议”。自此,眼镜桥被日本国定为国定重点文物,成了两国人民邦交敦睦、人民友好的象征。
在桥下的石头里发现了一块特殊的心形,不禁想到爱送女友心形石头为定情物的某男星,建议他下次不妨带着女友来长崎找找这些造型独特的石头,不止这一块哦~
想要看到长崎市的全貌,最佳的方式便是登高望远。被称作“世界新三大夜景”之一的稻左山全景无疑是来长崎的必到之处,但第一天晚上去的时候夜色已深,虽然震撼,却只能用心去感受,无法用相片记录。



只有站在山顶才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是如此之大,于是我们决定去郭冠山等待日落,等待这璀璨的万家灯火是如何一点点如繁星洒落在人间。
12月在山顶等日落的确是一件要命的事儿,冷冷的风吹在脸上,却吹不走我和小伙伴期待的笑容~


晚餐是有着146年历史的蒸鸡蛋羹老店吉宗,超人气蒸鸡蛋羹,用饭碗一般大的碗装入白色鱼肉或鳗鱼、香菇、鸡肉等10种配料,淋上蛋汁和高汤蒸成。先不说味道,单看精致的造型和摆盘,就让人食欲大增。
长崎的一天,内心感受到的是平和与温暖。
想了解更多长崎旅游线路,可参考:山茶花故乡,乐基儿恋在长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