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游览的第一天,从卢浮宫出来后我们吃了午饭,就直奔巴黎圣母院了。
巴黎圣母院坐落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西岱岛上,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三条装饰带又将它横向划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这个门洞的造型和高迪的圣家堂有些相似,看上去格外亲切。门洞上方是所谓的“国王廊”,上有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二十八尊雕塑。“长廊”上面为中央部分,两侧为两个巨大的石质中棂窗子,中间一个玫瑰花形的大圆窗,其直径约10米。中央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两侧立的是亚当和夏娃的塑像。

细节之处往往更能体现一个建筑的魅力所在
之前买的书上介绍说巴黎圣母院是要门票的,可是我们进去的时候也没有人收费。在巴塞也见过几个小的教堂,相比之下巴黎圣母院更显得庄严,肃穆,神圣。教堂内的光线暗淡,但仅靠着柱子上和游客购买并点燃的烛光就撑起了整片教堂的辉煌。

这是可供游客购买并点燃的烛台,根据样式不同价格也有差别。我看到许多的爸爸妈妈都为孩子们购买并且点燃它,这个是我觉得最漂亮的,也是最贵的,好像10欧元吧!

高高的穹顶,精细的雕刻,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两旁的彩色玻璃花窗。上面大部分画的都是宗教故事和人物,以这个圆形为最为著名,它的直径有九公尺,俗称玫瑰玻璃窗。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黎人很怕德国人把它抢走,所以拆下来藏起来了。所以现在才能保存得这么完整吧!
大厅可容纳9000人,其中1500人可坐在讲台上。厅内的大管风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浑厚响亮,特别适合奏圣歌和悲壮的乐曲。我们去的时候正赶上了大弥撒,大厅内坐了不少的天主教徒。神父在讲台上说着什么,然后空旷的大厅中回荡起银铃般的歌声。两旁有一些小的忏悔间,许多虔诚的教徒都在排着队等待着聆听耶稣的指引。
这是一小部分的穹顶和柱子,因为光线原因不能拍的很清楚。
自巴黎圣母院完工之后,屡经风霜、战争与破坏,目前见到的已是几度重修了。曾经有许多重大的典礼在这里举行,例如宣读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赞美诗,又如197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的葬礼等。巴黎圣母院是一座石头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被誉为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