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千股介绍之二
(2011-03-11 23:29:40)
标签:
股票 |
分类: 投资笔记 |
应takeout兄近日认为小弟的东西可以做教材的启发,我就在这儿尝试探讨为甚麽会有老千股。在谈谈为甚麽会有老千股之前,先在此重新定义甚麽是老千股。
老千股指是经常以集资为导向,且大股分作出的收购/出售项目,均是极大地损害股东权益,但对大股东的有利的股票。
他们常用的手法包括:
(1)以「供一般营运用途」不停集资,但公司并无明确指出集资用途或有一定的集资需要,但发行新股的价格显然低于公司实际的价值。
(2)以高息贷款为名,向大股东的关连人士借款,其后因种种原因抽取公司资金。
(3)以各式各样的概念,以一个非常不合理的价值,向大股东或其关连人士收购一些完全未具商业价值或是回报率低的资产,或以低价出售一些极具潜力或回报率超高的资产。
(4)利用公司资金,购买各种不具商业价值的私人飞机、游艇及豪宅、会藉等,以供个人享乐之用。
(5)大股东的薪金水平和他们的表现不相称。
他们特徵包括:
(1)大股东看来持股大部分约10-20%,甚至无明确的股东: 因为大股东佔的权益较少,赚的钱对他们的身家益处甚少,反而直接地把资产注入或是向公司拿取福利,取得利益更大,所以他们较有诱因去抢夺股东财富。
(2) 通常和财资界和传媒人士有极紧密的关係,甚至自身有证券行: 因为他们集资频密,如果没有足够的概念、宣传和集资管道,就不能成功集资到足够资金作他们使用,所以他们的股票会经常出现在传媒中,或需要和财资界多作沟 通,方便集资,又或是大股东本身已是证券行控制人,因财困取得控股权,故些需要用非常手法集资,以确保最重要的上市地位不致失去。
(3) 与部分上市公司各有互控关係:因他们本身控股权不稳,故此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会和其他老千股合作,互相控股,务求以最少资金控制最多的股 权,或是互相作出表面上不关连,但实际上交易双方都明白的交易来製造赚钱的机会,以达致以最少资金巩固控股权的作用。
为甚麽会有老千股?
其 实老千股的来源,其实主要都是因为大股东或上市公司财困而起,需要用各式非常手段去筹资解决问题,部分成功后发觉这样是一种财路,少部分懂经营之道的,其 实都有成功的机会,但大部分就此放弃经营,终致被财技人士控制不自知,终致失败,被财技人士接管,但财技人士也是不懂经营之辈,故此屡屡亏损,亦继续不停 以该种非常方式去集资,终致常态,又或是本身只当上市公司为集资工具,导致被人定义为老千股。
那大股东财困的原因,有以下各端:
(1)大股东有不良癖好: 因他们可能因为经历中,有自卑心态,看见上市后自己身家大增,信心增大了,亦在上市过程中或其后和金融界接触中,发觉他们很容易赚钱,就很容易把持不住,投入加入他们的行列,例如喜欢赌博、炒卖股票、楼宇或槓杆式工具。
(2)借贷过大,时势不就破产: 在好景时,因受部分投资银行诱导提高槓杆水平,又或是因多种因素导致头脑过热,加大投资且大量举债,导致在逆境时防守性不足,陷于财困。
(3) 本身已在夕除阳行业,经营困难: 该行业本身已到竞争激烈阶段,落后者已无获利,且大股东本身的财务资源已不足支撑公司,故宁愿出售业务予财资人士表演,又或是予财技人士包装公司上市,目 的乃在上市地位,卖掉上市地位后以高价售出上市公司地位套现,作退出投资养老及增加私人业务投入之用。
(4)大股东本身业务过多: 由于他们投资行业过多,或是资金需求过大,但回报尚未能够体现,故此面临财务困难,有必要利用上市公司的集资功能及股权不集中的地位,来作出对大股东有利的安排。
至于为何股东们会误堕老千股,最后不能自拔亦可能有以下原因:
(1) 资讯不对称,甚或有误导,又或是未曾过滤资料接受
(2) 投资心态问题
(3)没有能力去处理大股东的鱼肉
鑑 于大股东财困或财力不足以救公司,导致资金链破裂,又或是本身目的只在吸纳市民的资金供私人投资用途,导致需要以非常手段集资,但其后因各种关係,演成常 态,加上小股东和大股东资讯相对不对称,加上投资心态不足,故此误堕老千股,且愈陷愈深,加上公司连连亏损,需经常集资,并因自身对法例认识不足,故此终 被财资人士吸光所有投入,此亦是老千股吸乾股东资产的由来。
此为老千股序。
若有任何改善之处,请随时留言告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