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左致强内家拳功夫揭密(转自邱师兄)

标签:
浦东太极高尔夫杂谈 |
分类: 太极 |
左致强传陈发科/李经梧陈氏太极拳浦东源深太极养生馆会员招募ING
www.tj51.com
秦皇岛陈师姐二度来沪助左师授拳
二老/陈师姐,三人的劲路能看出来不同了,是我的功力提高了吧.
到推手阶段得请秦皇岛的能手来.
陈氏师承:陈发科--李经梧/冯志强--左致强--邱师兄、博主我
吴氏师承:吴鉴泉--赵铁庵/杨禹廷--李经梧--左致强
入室十一年以来,我亲眼目睹了前辈及同门的推手绝技,从嘘叹其神奇到慢慢体味个中的道理,再加上师傅的口传身授,对博大精深的中华太极认识越来越深刻。许多绝技似奇不奇,并非高不可攀。在此向太极界公布若干技法,望共同参研。
绝技一:泰山升气。我初次目睹是1995年,当时师傅让三个小伙子前后相叠排成一列推其腰部,师傅纹丝不动,且面带微笑,毫无吃力喘息之相。按师傅的说法,再加若干人也无所谓。实际上再加也不可能,在天津某大学我尝试此法时得知,那个排在第一面对你的人的臂力已无法承受后面的人所施加的压力。此技包括我在内,许多同门师兄弟亦能演练。
绝技二:金鸡独立。在泰山升气招式的基础上,我仔细体会吴氏的招式,从中悟出一种劲法,即使单腿独立也能抵住大力的推搡。笔者和某集团办公室的一名身高一米八二的小伙子尝试,起先他认为是地上的瓷砖光滑,我让他蹬着后面的文件柜,我虽站在瓷砖上他仍是推之不动,遂百思不得其解,认为不合乎物理规律。我本人在大学理论力学考过全专业第一,当然知道这不仅仅是物理所能全部揭示的。2003年我去吉林,从天池上下来,在路上歇脚,观路边长白山大好风光,一时兴起,遂让同行的吉林大区经理尝试此招,他事后说:“如果你两腿站着,我不觉奇怪,但你单腿着地,我觉着真有奥妙。”
绝技之三:翻江倒海。当对方俩手全力推击时可将对方掀翻在地或将其沉重的身躯提起并扔在身体后侧将其摔倒。1995年拜师后大师兄先用此招让我尝到了失足坠崖的味道。经师傅指导,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一次我和一位身体健壮的朋友出去练车,闲聊时我说一下子能把他甩在身后,他笑着说,你那么瘦,我这么重,不可能。尝试时我一下将他整个身体端起来,转了半个圈放到了身体的正后方。有一次我和一位师兄交手,也是如此把师兄摔到了身后的方凳上,砸倒了凳子,师兄差点坐到地上,被我用双手抄住。
绝技之四:懒汉推。师傅教拳之初,先交徒弟们一招懒汉推。只要掌握此招,师傅说一般功夫的人都扛不住。但此招并不能使人长什么功夫,但只要你有力气,对方就会被你推得连连倒退,甚失脸面。我把此招教给了一个下属的职员,他去公园找一位师伯的弟子较量,竟推得这位有一定名气的拳手连连后退,不能自已。坦率的说,这个招式只能算是令人难堪的戏弄人招式,不学也罢。
绝技之五:五行手。师伯、师傅、师叔们常讲此手。或许是太极代代相承的基本技法。两人均伸出前臂,四掌张开两两相对,用力相推。功夫深者能令对方对方站立不稳,随其意愿让你左移、右移、上跳、下跪、前仰、后合。所谓老叟戏顽童的着法,甚是有趣。师傅常给新学员讲授并演练此法。
绝技之六:拍皮球。坦率的说,我只是近几天才弄清是怎么回事,以前甚至是十年的时间都云里雾里。师傅演示时拿住了对方的两臂,令对方一起一落不能自持,就好像一路走下去在拍一个皮球,让观看的人觉得非常好笑。
绝技之七:单臂挂。师祖在和弟子们讲拳时,或自然的站在地上或坐在椅子上,弟子们上手攻击,师祖只以单臂一迎,攻击者就被击退数步并站立不稳,摔在地上。只此一迎,非懂劲者并拿捏甚准,实难为也。
绝技之八:单指旋人。一方拿住我食指,并用力撅拿。只要力借得好,可用此指反拿对方,并以螺旋力将对方击倒。
绝技之九:周身太极。此招我悟出了其中的一些奥妙,但自觉功力不足。一气功疗养院的工人知道师祖有功夫,趁师祖路过,从后面偷偷推师祖后腰,师祖只一回头,对方已折了手腕,疼得嗷嗷直叫。师祖嘱咐他想试要知会一声,不然我全靠自然反应怎么能把握分寸。师傅讲接触点鼓荡,鼓荡之后怎么打人就看你的功力和悟性了!
所谓奇招不奇,据我所知许多太极师傅都能把上述招式作不同程度的演练,如果你的老师对此一无所知或认为这是胡说八道,你最好不要和他学拳,因为他还根本不懂太极。北京冯志强老前辈一枝、王培生老前辈吴氏一枝、陈家沟一枝、孙氏正宗一枝,据我所知均通于此道。这一番话可能伤了一些靠太极赚些钱花或撑点脸面的所谓师傅们,但可以挽救对太极一片痴情的广大学子。当然,如果只想学学拳操,锻炼身体,另当别论。
短短七天的回国时间,真是倍加珍惜,恰逢师傅从南方授拳归来,正在开办陈氏一路培训班,我义不容辞的担当了助教的脚色。所谓教学相长,在前面领拳,是最好的规范自己拳架的机会,也是最有助于长功夫的一种练拳方式。初学者懵懵懂懂,会提出好多问题,一招一式容不得你马虎,并且要反复演练,长此下去,不长功夫也难。
提及出书一事,师傅说他的《内功揭秘》已完成书稿,国内几位著名的武术家已为之作序,著名书法家也为之题词,并已联系了由有关出版社出版。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师傅嘱我写一写练功体会,顺便把练功的照片重排一下,只可惜来去匆匆,没能按要求完成任务。
以下是早期写的一篇概述性文字,不妨借此对师傅的内功做一个梗概的介绍:
“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是中华武术的巅峰之作,是近几百年来炎黄子孙传承之瑰宝。
太极、形意、八卦三大功夫,创造性的与阴阳之理、五行之说、八卦之数相融合,借象取意,使武术之法植根于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幻化出无限之机变、无穷之组合、无止之生机、无尽之魅力。
内功是太极、形意、八卦的精髓和灵魂,武术家历来将之奉为至宝,只在弟子中传授,从不轻易示人。恩师9岁拜北京著名拳师“活猴”丁连堂学形意拳;1968年追随八卦掌第三代传人王巨章习仙衣八卦掌;1982年有幸被太极大师李经梧纳为入室弟子;经梧大师去世后,恩师再拜混元太极拳创始人冯志强为师继续研习太极拳。四位师祖择心爱之才为徒,倾其囊而授,将三大拳技和本门内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恩师。
三派内功虽形式有异,其原理相通,一脉相承。恩师习练的气托功、太极内功、三心归一功有其共同特点:第一,讲究凝神、调息、全身放松。功法开始和结束都要求意念集中、呼吸细慢匀长;自百会至涌泉,全身的骨骼、肌肉、血脉都处于空松的状态。第二,讲究吸贴抓闭,充实带脉。引涌泉之气至命门,使命门内力优先得到巩固,继而充实整个带脉,复引命门之气行于身体某个部位,应用于技击。第三,讲究气血循环、周而复始。身法始于无极又归于无极,内气源自涌泉复归于涌泉,通而无滞。在恩师的指导下,只要依法而练,不会出现任何偏差。第四,讲究活练,注重运用。气托功法可借助外力迫使习练者压低桩法,增强臂部弸力,施之于人,搭手即可将对方弸起,使其丧失根基;太极内功可使带脉充实,松沉劲力加强,长期习练,任人施力于身,可保持身形岿然不动;三心归一功将命门之气引至夹脊,运之于臂,瞬时发力,可使杀伤力出乎想象地提高。第五,讲究随机应变,富于变化。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外形变化全赖内气转换。
《内功揭秘》是四位师祖的门内要窍,是历代武术家心血的结晶,更是习武之人梦寐以求的至宝。将其公诸于世,乃无量之功德,后世之福音。相信这些曾为武术家为保持自身技击优势从轻易外传的内功的普及,必将为武术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