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春秋,谁的国》(18)
这一节没有新的故事,只是想对郑庄公作个了结。
就个人而言对历史人物比较推崇的两类人:一类是把自己的事干好,一类是勇于对那些干不好事的人说不的人。
历史赠与郑庄公人生的第一份礼物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郑庄公正是长期抱着这颗炸弹由难以入眠逐步到习惯后的酣然入睡,这个过程自然可以将一个人的意志锤炼得更加坚强。郑庄公从中悟出了抱的不是浮云,而抱的恰恰是自己的未来。所以,面对母亲武姜的冷眼和弟弟段的得瑟,郑庄公应该一直都是将自己心中飘浮的东西一次又一次拂去,直到正式接了父亲的班为止。
或许正是在这压抑的环境中,郑庄公养成了偷窥的习性。当然,他偷窥的不是个人的隐私,他偷窥的是每一件事情表象的背后。在以后很多故事发生时,郑庄公总是能凭借着这种惊人的洞察力寻找到最佳的解决路径。在这个路径上,他不动声色的卸除了困扰自己多年的武姜及共叔段这颗定时炸弹,成功的化解了周边诸侯对郑国的虎视眈眈,利用并大胆的顶住了来自周王室的恩恩怨怨,一步步无可争议的将郑国打造成当世强国的格局。
虽然在大家公认而又有着分歧意见的“春秋五霸”中,郑庄公并没有当选的资格,但差不多以后所有的霸主尽管尽管有着自己独特的光环,可是如果要追寻这些光环的源头的话,都很难绕过郑庄公。
如果就成功的一面来总结的话,郑庄公至少可以告诉我们:
——稳定应压倒一切。郑庄公在人生的紧要关头是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的:要么远去洛邑围着周王室转,要么留在郑国时时提防武姜和共叔段。从王室卿士这个职位所能利用的价值看,在东周初期无疑还是一个政治高地。这个高地在自己手里的时候或许并不觉得如何,但一旦失去其负面效应将会倍增。郑庄公当然明白从爷爷手上挣来的这个位置是付出了包括生命在内的代价的,可在权衡眼下的利害得失之后,郑庄公选择了宁可怠慢王室,也不能失去自己的立足之本,他必须将稳定摆在首位。后来事情的发展证明了郑庄公判断的准确性,郑庄公的选择或许并不完美但他必须作出这样的选择。与卫国的州吁谋反、鲁国的隐公送命、宋国的殇公被杀所引起的混乱相比,郑庄公其实选择的是确保自己地位的稳固和整个郑国稳定的大局。
——外交是篇大文章。仅仅占据一个位置并不能经得起时事对这个居位者的考验。居位者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都是骑手,只不过有的人在马背上骑得飘逸潇洒,有的人则骑得汗流浃背。郑庄公最佳的表现之一便是善于在各种外交场合不显山不露水的将别人的眼球吸引到自己身上。大家或许还记得“瓦屋之盟”,为调停郑国与宋国的危机,齐国出面在瓦屋这个地方召集了一次峰会,可从最终的结果看,这次峰会差不多就成了郑庄公表演的舞台。看似签订了一个和平协议,但这次峰会的主动权却由郑庄公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在后来局势的不断变化中,即使是周桓王亲自出征郑国,郑庄公还是依然与当时的齐、鲁、宋等大国保持着同盟纽带,倒是周桓王有了孤立的感觉。包括最后在与王室彻底反目后对鲁国的讨伐,郑庄公还是能够呼风唤雨组成有利于自己的强有力的同盟。这一切,不能不让人佩服郑庄公的杰出外交能力。
——伸屈须自如有度。一味的强硬或顺从如果从性格角度都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风格或个性。但对一个在更广阔的层次玩竞争的人来说,能够控制自己的一时之喜、一时之忧、一时之乐、一时之怒,则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而对一个高手来说,知道何时可喜、何时可忧、何时可乐、何时可怒,也就是能将伸屈当做工具一样运用自如的时候,就算是到了飞花摘叶即可伤敌的境界。郑庄公并没有到这种无敌的境界,但他起码也可算七窍通了五六窍了。从对武姜到宋殇公到周桓王到鲁桓公,郑庄公在开始的阶段总是摆出一个“屈”的身姿,但在他蜷曲起来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在积蓄力量并寻找着对方的破绽,然后抓住最有利的时机给对方亮出一个“伸”字。这样的人是可怕的,但偏偏成功的女神却往往为这样的人献上自己的身躯。
——实力可决定一切。枪杠子里面出政权,枪杠子里面也出强权。在当时,包括王室,如果要单打独斗的话,郑庄公都不是弱角,因为除了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郑国还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但问题是,郑庄公拿什么来养活比别人更多的这么多枪杠子呢?郑国从郑桓公起就有了一个重要的措施,那便是“重商”。郑庄公持续的发展着这一政策,赋予商人很大的经营权利,为了发展甚至不惜解除一些商人的奴隶身份并同时与商人约定,只要不背叛郑国,官方就绝对不找商人的麻烦。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郑人经商的积极性,他们穿梭于洛邑、齐鲁、西秦、南楚、北燕,郑国差不多成了各地物产的集散地。而郑国只需从那些大量的交易中收取一定的税收便构成了一笔巨大的财政收入。有了钱许多事就好办了,养着一支庞大的军队也就不算那么困难的事了。
——时间是最强大的武器。郑庄公与他的同辈们相比,他有一个天赐的武器:时间。这个就不多说了。虽然郑庄公算不上特别长寿,但他连续统治了郑国长达43年。当时间和意外夺去一个有一个竞争对手的生命时,郑庄公却依靠着上天的眷顾,能够一步一步的按照自己设计的路子不走样子的将郑国领上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地。
当然,还有一点至关重要。这一点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着郑庄公的一生,那便是狼性。他的机敏、锐利、狡诈、狠毒、嗜血,才是他赖以成功的很重要的东西。
郑庄公具备了做出更多更大伟业的条件,但历史注定没给他一个更为合适的土壤。
郑庄公不能超出那个时代去做他更想做的事。他不能砍去林中的所有树木,他所能做的只是尽力比其他树木长得更高些罢了。
郑庄公已经看不到他身后的世界了,但他一定知道他身后的世界依然很精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