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匈奴人的哀歌

(2008-01-17 17:14:23)
标签:

杂谈

   在诸多帝王中,汉武帝之所以象一座丰碑般矗立着,俺想与他征服匈奴肯定有关。
  
     汉武帝关于西寻联盟的构思破灭后,只得全力以赴独自扛起抗击匈奴的大纛。大汉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具备了这个能力。
     前129年,匈奴大军再次南下,边防狼烟四起,上谷郡告急!
     这次,汉武帝决定全面迎击:他任命卫青、公孙敖、公孙贺和李广各领万余精骑分四路赶赴边塞。
     一场旷日持久的对匈决战就次拉开了序幕。
 匈奴人的哀歌
     匈奴军臣单于对汉军的进击并不是很在意。他对汉军的进军路线了如指掌,匈奴人在意的只是李广。
     于是,在李广的必经之地雁门一带,匈奴人集中大部分兵力设下了重重埋伏。结果李广身负重伤,几乎全军覆没,自己还差点成了俘虏。为此,汉武帝也差点要了这位“飞将军”的脑袋。
     两个公孙,一个损兵折将,一个也无功而返。
     倒是刚出茅庐的卫青直捣匈奴人的精神领地龙城,斩获了700匈奴的人头。
     平心而论,这次短兵相接汉家并未占多大便宜。但汉武帝太需要一场胜利了,因而即使卫青与他没有裙带关系,他也会给予大奖的。卫青因那700人头打破了匈奴人不可战胜的神话,他被封为关内侯。
 
     匈奴人真正的悲歌是从前127年漠南战役开始的。
     前128年,匈奴再犯渔阳(今河北北部)、雁门。卫青率部出击,斩敌数千。次年再战,卫青一直经朔方郡(今内蒙伊克昭盟一带)打到陇西郡(甘肃),赶跑了匈奴的楼烦王、白羊王,收复河套地区。卫青被加封为长平侯。
     卫青所收复的地区基本就是当年蒙恬击溃匈奴人的区域,这个区域对汉匈双方都有无比的价值。
     河套地区的失守,不仅使匈奴人失去了最肥美的草地,更为主要的是抽掉了匈奴人进犯中原的跳板。对汉朝来说,不仅一举解决了匈奴人对长安的威胁,更主要的是为大汉军队深入打击提供了军事基地。
     匈奴人第一次深切地感到了痛楚。
 匈奴人的哀歌
     但他们的恶运其实才刚刚开始。
     前124年至前121年,汉军10余万人在卫青统一领导下,集中进行了对匈奴右贤王的河西战役。这次战役除右贤王等百多人逃脱外,15000余人被俘。但这次胜利的主角还不仅是卫青,还有脱颖而出的霍去病。
     特别是前121年,年仅20岁的霍去病以冠军侯统率大军,改变汉军以往的战术,在匈奴腹地长途奔袭,6天内转战5个匈奴部落,一次斩俘近9000人,使匈奴人措手不及,他们的部署完全被打乱。
  同年夏,再战,又消灭匈奴3万多人,匈奴部队已失三分之一以上。
     丧师失地的匈奴人不得不唱出了心中的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这两次战役使匈奴人元气大伤。在汉军的压力下,匈奴内部开始分裂:浑邪王和修屠王密谋降汉(这段历史俺在《被皇家宠信的匈奴人》中有所涉及),随着浑邪王的投降,匈奴的整体实力进一步削弱。
 
     匈奴人的噩梦还未结束,更大的毁灭性打击接踵而至。
     前119年,汉武帝策划了更为空前的漠北战役。
     卫青、霍去病各率5万大军分击以左贤王和匈奴单于为目标的最后决战开始了。
     这次战役再次成就了年轻的霍去病。他以伤亡15000人的代价歼敌70000多人,一直追杀到内蒙肯特山一带,再也没有发现匈奴人的踪影。他归国前,登狼居胥山(今蒙古乌兰巴托东),立战胜碑于山上。从次,大漠以南再也没有匈奴战骑的影子;从次,历史典故里多了一条“封狼居胥”。
     可惜的是,两年后,年仅24岁的霍去病病逝。
 匈奴人的哀歌
     经汉武帝的铁血抗击,匈奴人基本丧失了南犯的能力。汉匈基本在阴山一线形成相对固定的防线。
     汉匈历史也进入一段相当长时期的“和平”阶段。
 
     这三次对匈作战,共歼灭匈奴军队15万以上;匈奴人失去了河套、河西(甘肃酒泉一线)两大基地;汉朝势力开始伸向沿阴山以南至西域的广大地区。
     但匈奴人并未就此消亡,他们的目标只是开始转向周边更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因而,汉匈之争的焦点也将开始转移。
 
          (下篇《与国威同在的苏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