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挥杆(二)

(2008-11-29 23:04:05)
标签:

保健

球杆

食指

指根

v形

高尔夫

分类: 高尔夫挥杆技术

                                                 (全文借鉴于A M高尔夫)

 

    (2)握杆

    握杆一个手与杆直接接触的动作,这也是人的身体唯一与球杆接触的地方,所以他显得至关重要。一个糟糕的握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一个正确的握杆会弥补身体姿势上的一些不足,还能为你充分发挥挥杆的作用,乃至提高整场高尔夫比赛的成绩。

    下面我们说一下握杆:

    1. 重叠握杆法

    这种握杆方式是被广泛采用的握法,具体握法如下:

    (1) 杆倚靠在体前,用右手支住,将左手掌贴于球杆握柄处,手背正对目标,使球杆握柄从食指从下向上数的第二关节起斜向通过掌心。握柄尾部余出五毫米左右,以小指、无名指和中指将球杆握在小鱼际和小拇指指根间。食指自然收拢握住球杆,拇指沿球杆握柄纵长自然伸出压按在握柄正中。拇指与食指指根形成V形,其尖端指向颈部右侧与右肩之间。

    (2) 将右手手掌张开,掌心正朝向目标方向,紧贴在球杆握柄的右侧方,使握杆的纵长从食指第二关节开始通过中指与无名指的指根,小指勾搭在左手的食指上或食指与中指间隙上,手指收拢,握住球杆,中指和无名指用力握紧,食指呈钩状弯曲,大鱼际包在左手拇指上。拇指与食指指根形成V形,其尖端指向颈部右侧。

    (3)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两手拇指及食指指根部构成的V形应该严密紧凑,拇指从虎口至末端指关节与食指贴紧。

    这种握法之所以使用最普遍,是因为它能够较好地保持两手的一体感,便于控制左右 两手用力的平衡,一般手掌大、手指长、力大人士可采用该握杆法。

    2.自然握杆法

    又称棒球式握法,顾名思义就是像握棒球杆一样左右两手分开用十指握住球杆,右手的小指与左手的食指相贴。这种握法较适合力量差者、高龄者及女性,其优点在于能够更好地利用右手手臂力量。但是由于左右手之间没有任何交叉和勾搭,不易保证两手的一体性,而且因为左右手在击球过程中的用力均衡性难以保证,并且过于使用手腕,所以容易对球的方向性产生不利影响。

    3.互锁握杆法

    互锁握杆法中,右手的小指不是叠搭在左手食指与中指之间的缝隙上方,而是插入左手食指与中指之间,钩锁住食指。这种握法主要用于手小指短的人及力量较差的女性,使用这种握法因为左右手连锁在一起容易产生一体感,而且利于使用右手力量,但是由于此时两手都用手掌来握杆,会产生不适感。另外不习惯此握法的人因为左手食指和中指之间插入了小指而使左手食指翘起,导致本来就无力的左手更加无力,而且在举杆到最高点停顿时,即挥杆顶点时右手的小指牵拉左手食指容易引起左手腕前倾,造成过分挥杆并且可能因此而影响击球的准确性。

    握杆就是把你和高尔夫球杆结合在一起的关键动作,因此,不应该出现“松散的连接”,在你的双手之间以及手指之间都不要出现任何缝隙。

    检查和一些练习方法

    1、两个关节

    当握好杆后,将双手置于胸前此时我们因该只能看到左手食指和中指的第一个关节,右手相同。

    2、指尖缝隙不透光

    当你的双手和握杆完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在你的手指和手指之间应该看不到任何缝隙(尽可能的),这样才是正确的握杆姿势,手指之间完全闭合,甚至连光线都透不过去。这样球杆在你的手中才牢固,但是你的手腕必须保持的十分的灵活才行。

    3、露出一点握柄的粗端

    当你朝着目标线相反的镜子里看你的姿势时你应该能看到握柄的粗端的一小部分--大约从你的左手边多出4厘米左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说明你的左手手指握杆的姿势是正确的。

    4、将牙膏挤出

    当你在握住高尔夫球杆的时候想象一下自己真握住一只特大号牙膏,正在试图将牙膏挤出只要是双手的力量是均衡的,手部的肌肉很放松,牙膏就会不间断的留出来,整个时候表示你的力量合适握杆很放松。而如果你的肌肉过于紧张双手力量不平衡哪么牙膏就会想子弹一样射出来 从而产生了间断 这时表明你的握杆过于用力。

    5、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间夹住一枚硬币

    当你握住球杆的时候,双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各夹住一枚硬币,两枚硬币的面基本处于平行。这样可以使你的手部完全的吻合,握杆完全无缝。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全挥杆(一)
后一篇:全挥杆(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