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竹公溪源头(2022.5.20《三江都市报》刊登)

标签:
随笔情感文化我的作品 |

他说,他从出生起就住在这儿一直没有搬过家,竹公溪源头从他记事起,就是一股泉眼,而且就在他家门前10来米处,他小时候还常常弯腰用嘴直接去喝这泉水,他津津有味地赞道,那泉水真是甘甜呀,现在泉眼己淹没在1953年建成的用于农田灌溉的水塘中了。水塘在1978年改革开放时开始承包。说罢,胡光明老人脱下鞋,挽上裤脚,赤足划着竹排,在水塘中为我们指点竹公溪源头的位置。
竹公溪流经市中区多个村镇和街道,是市中区主要农作物生产地的灌溉用水。千百年来,她一直滋润和养育着乐山城这一方人民;她一路穿越乐山大半个城后在张公桥附近汇入岷江,就像一条玉带守护着乐山城,起到了灌溉、防洪、消防、景观、调节气候、水循环等作用。
作为乐山人的我,今天终于看到竹公溪的源头,真是感慨万千……
乐山本土作家李建一先生曾写过一首七言诗,题为《竹公溪》:
斗折蛇行一衣带,
月光竹影共徘徊。
一江春水穿城过,
两岸蛙声入梦来。
这首诗,正是竹公溪的真实写照。
当我站在竹公溪的源头时,突然生出一丝遗憾,这么重要的一块宝地,竞然没有一个地理标识,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