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秘竹公溪源头(2022.5.20《三江都市报》刊登)

(2022-05-20 12:44:18)
标签:

随笔

情感

文化

我的作品

探秘竹公溪源头(2022.5.20《三江都市报》刊登)

探秘竹公溪源头(2022.5.20《三江都市报》刊登)
                                                                                           胡光明房屋边水塘就是竹公溪源头

探秘竹公溪源头(2022.5.20《三江都市报》刊登)
                                                                                               竹公溪穿乐山城而过

                                  探秘竹公溪源头                                            

                                                           宋道君 文/图

  

    以前,只知道,竹公溪是一条贯穿乐山大半个城的小河。最近,当我用无人机航拍到竹公溪全貌图时,连我自己都惊呆了:天呀,原来一直环绕在身边的竹公溪,竟然这么美!这个新发现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兴趣:它的源头在哪里?作为乐山人的我,却不知道,实在有点遗憾。不久前,我终于走近了竹公溪的源头。我与几个朋友一道,踏上了令人神往的竹公溪探源之旅。驾车从乐山城区出发,沿着弯弯曲曲的乐青(乐山至青神)公路行驶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乐山市市中区悦来镇塘咡坎村三黄安处。在蓝蓝的天空下,一座修建于1937年、川南常见的“撮箕口”木结构瓦房映入了我们的眼帘。房主胡光明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说,他这里偏僻,很少有客人来,他非常高兴。他一边端出自己种植的水果请我们品尝,一边又端水沏茶。在摆谈中,我们得知他是1942年1月20日出生的,已年满80岁了,但他仍然身体健康,思维敏捷,很健谈。

  他说,他从出生起就住在这儿一直没有搬过家,竹公溪源头从他记事起,就是一股泉眼,而且就在他家门前10来米处,他小时候还常常弯腰用嘴直接去喝这泉水,他津津有味地赞道,那泉水真是甘甜呀,现在泉眼己淹没在1953年建成的用于农田灌溉的水塘中了。水塘在1978年改革开放时开始承包。说罢,胡光明老人脱下鞋,挽上裤脚,赤足划着竹排,在水塘中为我们指点竹公溪源头的位置。

  竹公溪流经市中区多个村镇和街道,是市中区主要农作物生产地的灌溉用水。千百年来,她一直滋润和养育着乐山城这一方人民;她一路穿越乐山大半个城后在张公桥附近汇入岷江,就像一条玉带守护着乐山城,起到了灌溉、防洪、消防、景观、调节气候、水循环等作用。

  作为乐山人的我,今天终于看到竹公溪的源头,真是感慨万千……

  乐山本土作家李建一先生曾写过一首七言诗,题为《竹公溪》:

  斗折蛇行一衣带,

  月光竹影共徘徊。

  一江春水穿城过,

  两岸蛙声入梦来。

  这首诗,正是竹公溪的真实写照。

  当我站在竹公溪的源头时,突然生出一丝遗憾,这么重要的一块宝地,竞然没有一个地理标识,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