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学位丑闻引发多国政坛风暴
据《高校内部》资料,实际上除美国之外,国际上已有多起由“西太平洋大学”所引发的政坛风暴。
比如在2005年夏天,被揭露有偷税行为的澳大利亚前法官Marcus Einfeld,被发现其博士学位来自美国西太平洋大学。
2005年年底,上任仅一年多的Barry
Mcsweeney被迫辞去“爱尔兰首席科学顾问”一职,原因也是关于其博士文凭是否来自“文凭工厂”西太平洋大学的持续性争议。Barry
Mcsweeney是爱尔兰历史上第一个政府科学顾问。
而早在2006年前,韩国国会议员和警察已展开目标针对150名高级政府人员的调查,调查内容为这些高官的高学位是否来自未经批准的外国大学。最终,他们中被证实有34人从西太平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但这些案例中的“学位”,无从查明到底是来自西太平洋大学的夏威夷分校,还是唐骏声称的给他颁发博士学位的加州分校。
但可以确定的是,西太平洋大学无论是夏威夷分校还是加州分校,都有着不光彩的过去。
事实上,早在夏威夷分校被关闭前,加州分校就已经麻烦缠身。
案发:调查员卧底侦察“文凭工厂”
2004年5月,美国政府问责局向美国参议院政府事务委员会出示了一份为期8个月的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涉及:有联邦雇员从文凭工厂获取文凭以及多家无证经营和涉嫌买卖文凭的学校。
在加州那份长达9页的PDF报告,其中记录了调查人员以“卧底”身份接触三所学校,证实其有未经授权擅改账单的做法,以及滥发文凭使学生能够通过支付金钱获得由联邦政府颁布的学位。
调查人员指出的这三所学校中,就包括位于洛杉矶的西太平洋大学加州分校(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 (Los
Angeles, California)。
“学校代表向我们的卧底调查员强调,他们不提供业务,也不允许学生报名参加个别课程或培训,”这份调查报告记载道:这些学校代表曾向卧底人员表示学校需要一次性收费,但会调整具体的收费结构以顺利通过联邦政府那边的审查,比如将整体收费分除到各个课程上,学生必须参加,最终创造出一个犹如每学年学费都有被收取的假象。“所有的学校代表都表示,他们学校已经有学生通过这种支付方式获得由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学位。”
调查报告列出了这些学校每年为学位收取固定费用,“如西太平洋大学给国内学生的收费标准如下:本科学位2295美元;硕士工商管理学位2395美元;博士学位:2595美元。”
遭遇调查,丑闻曝光,这使得加州分校面临前途的重新选择。此前,西太平洋加州分校与夏威夷分校都由同一位出资人和业主经营。
最终的抉择是,加州分校在被调查的2004年改换了东家,被出售给了新的业主,从而试图获得重新开始的机会。
出售:“西太平洋大学”不复存在
“加州分校已于2004年出售,新业主与夏威夷分校毫无瓜葛。我们在过去六个月中已经重新聘请了完全不同的教师。”
西太平洋大学加州分校校长Dominic Mwenja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称。Dominic
Mwenja的这些话被记录在《高校内部》一篇写于2006年12月15日 的文章《名字意味着什么?》中。
名字看来的确很重要。在改换新的业主3年后,为了与过去撇清关系,易主后的加州分校,在进行大幅度的人事重组后开始新的经营管理,并于2006年1
月将地址从洛杉矶迁徙至加州圣迭市。
之后,他们聘请全新的师资。同时更改了那个和不良的声誉相联系的校名,新校名曾考虑使用“California
University”,最终在2007年定名为“加州米拉马尔大学”。
在经历这一番变动后,2006年前后,“西太平洋大学”这一实体已经不复存在。
由它脱胎而来的加州米拉马尔大学也逐渐结束了无证经营的历史。2009年6月,它获得美国远程教育和培训理事会(Distan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uncil,简称“DETC”)颁布的国家级资质认可。同年12月18日,又获得第二个独立的认证委员会认证ACICS。后者与DETC一样都是由美国教育部确认的官方认证机构。目前,加州米拉马尔大学提供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看来这一切做得卓有成效,以至于如果不是一个明星般的“校友”一年后在大洋彼岸引发的风波,“西太平洋大学”这个名字以及它所代表的过去或许不会再有人提及。(大璞不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