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射频热凝三叉神经痛临床研究杂谈 |
分类: 三叉神经痛 |
背景与目的
本研究对186例采用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病进行分析,并探讨三维CT卵圆孔定位在难治性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中的应用及技巧。
材料与方法
对单纯第I支、第II支和第III支疼痛者分别进行眶上孔、眶上孔或侧入路卵圆孔射频热频热凝治疗。对第II支合并第III支142例疼痛者应用改良的Hartel前人路卵圆孔穿刺法进行温控射热凝靶点毁损,在射频热凝治疗术中均应用三维CT重建进行卵圆孔定位或在术中验证靶点。应用颅底CT薄层扫描,CT扫描时层厚2mm,扫描平面经过卵圆孔,采用手术计划系统(Surgiplan System Elakta 2.1)进行三维CT重建,对卵圆孔进行精确定位,根据三维CT图像及疼痛分布区调整穿刺针的位置和进针深度(图1,2),一般不超过1cm。继之给以温控射频热凝靶点毁损,温度控制在55-75℃,分5-7次毁损,持续时间每次0.5min-1min, 共3.5-5min。然后针刺皮肤,测试患支区域的痛觉及触觉变化,直到痛觉消失,触觉迟钝,说明神经受到破坏。.
结果
1.疗效分级:我们将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为三级[3]:优良(疼痛消失)146(78.8%)例:良好(症状改善)36(17.5%)例,二次治疗后缓解;无变化4例,即虽经二次治疗仍有部分疼痛者。总有效率为96.3%。本组并发症有面部感觉减退及角膜反射迟钝7例,张口困难3例,结膜下出血1例,面部皮下脑脊液渗出肿胀1例,在射频治疗术后1周内恢复。本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2.随访观察:本组病例中有185例术后随访观察8个月-2年以上,1年以内复发者11例,复发率为11.1%; 2年内复发者21例,复发率为14.8%。分别再次给予射频热凝毁损,仍然有效。除面部感觉减退外,术后未发现其它永久性并发症。半月神经节射频治疗组术后随访观察2-14个月未见复发。
结论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术;卵圆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