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186例临床研究

(2008-01-25 19:24:04)
标签:

射频热凝

三叉神经痛

临床研究

杂谈

分类: 三叉神经痛
 

背景与目的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以面部发作性剧痛为特征的一组常见的临床疾病综合征、常反复发作,患病率为182/10万人,其年发病率为3-5/10万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确切病因仍不清楚。疾病早期多采用药物治疗,卡马西平为首选药物。然而,药物治疗的效果常逐渐下降,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其它不良反应的患者,可改用其它治疗方法。局部甘油或无水酒精封闭、射频热凝、外科手术以及伽玛刀等均可用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每种治疗方法均可使部分病人疼痛减轻,但都有一定的复发率。

本研究对186例采用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病进行分析,并探讨三维CT卵圆孔定位在难治性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中的应用及技巧。

 

材料与方法 

对单纯第I支、第II支和第III支疼痛者分别进行眶上孔、眶上孔或侧入路卵圆孔射频热频热凝治疗。对第II支合并第III142例疼痛者应用改良的Hartel前人路卵圆孔穿刺法进行温控射热凝靶点毁损,在射频热凝治疗术中均应用三维CT重建进行卵圆孔定位或在术中验证靶点。应用颅底CT薄层扫描,CT扫描时层厚2mm,扫描平面经过卵圆孔,采用手术计划系统(Surgiplan System Elakta 2.1)进行三维CT重建,对卵圆孔进行精确定位,根据三维CT图像及疼痛分布区调整穿刺针的位置和进针深度(图1,2),一般不超过1cm。继之给以温控射频热凝靶点毁损,温度控制在55-75℃,分5-7次毁损,持续时间每次0.5min-1min,3.5-5min。然后针刺皮肤,测试患支区域的痛觉及触觉变化,直到痛觉消失,触觉迟钝,说明神经受到破坏。.

 

结果 

1.疗效分级:我们将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为三级[3]:优良(疼痛消失)146(78.8%)例:良好(症状改善)36(17.5%)例,二次治疗后缓解;无变化4例,即虽经二次治疗仍有部分疼痛者。总有效率为96.3%。本组并发症有面部感觉减退及角膜反射迟钝7例,张口困难3例,结膜下出血1例,面部皮下脑脊液渗出肿胀1例,在射频治疗术后1周内恢复。本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2.随访观察:本组病例中有185例术后随访观察8个月-2年以上,1年以内复发者11例,复发率为11.1%; 2年内复发者21例,复发率为14.8%。分别再次给予射频热凝毁损,仍然有效。除面部感觉减退外,术后未发现其它永久性并发症。半月神经节射频治疗组术后随访观察2-14个月未见复发。

 

结论  温控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可靠,三维CT重建卵圆孔定位弥补了徒手穿刺的缺陷,提高了卵圆孔穿刺的成功率和精确性,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术;卵圆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