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综述摘自Nature,由偶的小师妹张萍翻译,内容是有关神经系统细胞死亡的分类和各自特征,本节重点探讨作为细胞死亡的一种方式--凋亡,希望大家讨论!
典型的凋亡
凋亡(希腊语,“秋天树叶或花瓣飘落”),也指核性或I型PCD,是最具特征的PCD。形态学上,典型的细胞变圆,形成芽孢(blebs),undergo
zeiosis(由于快速出现bleb呈现沸腾样表现),染色质浓集,形成核片断和凋亡小体出芽脱落。磷脂酰丝氨酸在或细胞中常常定位于细胞膜内面,在凋亡时刻出现在膜内外表面。这些形态学和组织化学的改变大多是一系列细胞自杀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s)
激活的结果。
典型的凋亡主要通过两条的途径(Box
1)激活。分别是外源性途径和内源性途径。外源性途径通过细胞表面死亡受体如Fas激活,并引起caspase-8或-10的激活;内源性途径源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并与caspase-9的激活有关。第三种途径也是第二种内源性途径,源于内质网(ER),而且也引起caspase-9的激活。其他的细胞器,如核小体和高尔基复合体损害了与凋亡途径有关感受器。
生理性或病理性情况下,各种受体都作用于凋亡的内源性途径。无论是DNA损伤或与其他细胞器有关的感受器所激发凋亡,其典型的结果是Bcl-2家族的促凋亡成员和抗凋亡成员间的平衡移向促凋亡成员(Box-1)侧,这引起了细胞的死亡。外源性和内源性凋亡途径最终都依赖于caspase的激活引起细胞死亡。
Caspase是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特异性的切除含天冬氨酸片断。有两种凋亡caspase:起始caspase和效应caspase。起始caspase作用于无活性的效应caspase,从而激活效应caspase。效应caspase(如caspase-3和-7)作用于细胞内的其他蛋白底物从而引起凋亡。
刚合成的两类caspase都是无活性的,但其激活过程却大相径庭。起始caspase(caspase-8,9和10)以单体形式存在并与其他蛋白质结合,caspase-9通过CARD,caspase-8和10通过DED。这些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引起caspases的二聚化而使其激活。相对与早期模式,起始caspase的作用并非激活所必需也不足以激活。然而,细胞内以二聚体形式存在的效应caspase由断裂片断而非induced
proximity激活。断裂片断产生包括两个大亚基和两个小亚基的四聚体,其特异性的底物与起始caspase不同。
Caspase底物—其数量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可能0.5%-5%左右的蛋白质—通过各种形式促成凋亡表现,比如通过蛋白酶解级联反应的激活,修复的失活,DNA切除,线粒体渗透性改变和引起吞噬过程已清除垂死的细胞,凋亡小体和碎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