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

(2007-07-20 06:40:56)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

概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
 
概述
 
    早在十九世纪末,Frerichs Westphal Strumpel等人先后发现有这样一组病例,临床酷似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表现,而尸检却缺乏中枢神经系统特征性的硬化斑,因此被命名为假性硬化症。1912年Wilson 证实青少年发病的假性硬化症,其病理特征是肝硬化和大脑基底节区的豆状核变性,命名为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1921年Hall汇集文献68例进行详细探讨,明确上述两种疾病为同一疾病,定名为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或Wilson氏假性硬化症,后人又称为Wilson病(WD)。
    据欧美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本病发病率约为0.2/10万人口,患病率约为1/10万人口, 杂合子为1/4000人口。日本资料患病率约为1.9~6.8/10万人口, 杂合子高达6.6~13/1000人口 。国内虽缺乏本病的流调资料,但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及附属医院自1976 年10 月至2006 年12 月间住院WD患者已达5000 余例,可见本病在我国并不少见。
     目前已经明确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离子代谢障碍疾病,由于铜离子在体内广泛沉积,导致各脏器不同程度的损害,临床上以脑部及肝脏症状为主要表现。由于铜离子在各脏器沉积的先后不同和数量不一,临床出现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如震颤、扭转痉挛、精神障碍、肝脾肿大、腹水等。祖国医学分别归属于“颤症”、“癫狂”、“黄疸”、“积聚”、“鼓胀”等范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