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小
结
本课题的研究初步表明:
1.MRI有良好的组织分辨率,对于病灶性癫痫的诊断价值高;当MRI显示海马硬化时,结合脑电图检查,对致痫灶诊断的准确提高,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但MRI检查对非病灶颞叶癫痫定位的敏感性较低,本组仅50%(11/22)。
2.发作间期FDG—PET对于颞叶癫痫定位的敏感性高于MRI(86%
VS
50%),两者诊断特异性无明显差异,但FDG—PET低代谢范围往往超过致痫灶,少数有定位错误。
3.FDG—PET半定量分析对提高目测法对颞叶癫痫致痫灶检出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无明显价值;癫痫侧的颞叶外侧低代谢较海马明显;颞叶外侧皮层与海马低代谢不在同一侧者,手术后癫痫控制差。
4.MRI与PET检查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手术预后的预测,减少需要进行颅内EEG记录的病例。
5.对于非创伤性检查结果矛盾或有颞叶癫痫临床表现而无法定侧者,进行颅内EEG监测可以使相当部分病人获得定位诊断并得到较好的术后癫痫控制效果。
由于本研究的病例数尚不够多,随访时间亦较短。以上结论只是初步的结果,进一步讨论有待病例数及随访时间的增加。随着功能磁共振(fMRI)、脑磁图、PET受体显像研究在颞叶癫痫的进一步应用以及多种术前检查方法的融合技术的发展,手术方式的改进(导航技术及术中MRI应用),颞叶癫痫的定位准确性与敏感性及手术预后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