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欧洲中世纪蛮族装饰艺术初探3

(2012-05-19 14:08:58)
标签:

转载

分类: 艺海拾贝

2.1.2 加洛林文艺复兴

 

    到查理曼统治时期,由于他十分崇尚罗马文化,企图在他的统治之下重振昔日罗马的繁荣,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古典文化。他把许多文人学士集中到首都,在整理古典文集的时候再进行创作,“他还兴建学校、图书馆、教堂等文化传播场所,提倡仿照古典风格的艺术创作,他还将罗马式建筑引入国内。这一时期以宫廷为中心形成了一股复兴古典文化的潮流”[3],这就是史称的“加洛林文艺复兴”。“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主要是教堂和宫殿。教堂建筑主要仿照罗马、拜占庭风格,以巴西利卡式为基础,融入日耳曼民族的艺术风格,型制多样。与古典建筑不同的是他们在教堂入口处两边各增建一座塔楼。“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最为著名的建筑就是位于首都的亚琛王宫教堂,它是一座巨大的庭院建筑群,整个教堂将古典建筑的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礼拜堂的内部建有一个八角大厅,与十六面体的外部连接得非常精巧,走廊的装饰采用十字拱结构。亚琛教堂与它所仿照的圣维塔列教堂相比,显得更加结实稳重”[4]。亚琛教堂的建筑体现了日耳曼人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蛮族工匠精巧的建造技术。与亚琛王宫教堂同样重要的圣丹尼斯教堂原先是一座三堂式巴西利卡,后来被改建成哥特式教堂。这座教堂的入口处也建有两座塔楼,耳堂空间宽大突出于教堂两侧。另外一座规模不大的狄奥多尔夫的私人礼拜堂也比较有代表性。它采用十字式布局,结构严密紧凑,室内装饰以马蹄形拱券。从中隐约可以看到西哥特艺术的影子。
    加洛林文艺复兴的雕刻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雕刻主要应用于教堂和宫殿装饰,风格多样,其艺术风格是将拜占庭的夸张平面化的雕刻与“蛮族”的布满图案及动物纹样的装饰雕刻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二者的结合相映成趣,别具特色。格勒诺布尔圣洛朗教德昂礼拜堂的柱头上也刻有朝拜十字架或者相向而应的动物形象,造型生动。但是这些石雕经过历史的冲刷,难以保持原样。相比之下的青铜雕塑更能展示加洛林的雕刻水平。现存的一尊小型骑马铜像很有代表性,该雕像的造型来源于罗马皇帝骑马像的模式,人物头顶皇冠,宝剑居于腰间,手执权仗,造型写实生动。另外还有亚琛王宫礼拜堂的青铜门和青铜栏杆也很有代表性。

    加洛林时期的手工艺以金银饰品和牙雕为主。金银饰品,大多表现圣经故事或圣徒、圣母形象,强调人物及故事情节的表现。代表作如在《圣安布罗斯金祭坛》中表现了光荣基督和基督生平场面,画面中人物面部表情刻画概括简练,着重刻画人物动态,人物服饰刻画生动。在祭坛的装饰上,还出现有来东方的连珠纹,蛮族艺术家实现了将东方艺术与古典风格完美的结合,体现了他们超强的表现力和精湛的工艺技巧。另外还有许多优秀的牙雕作品如《秃头查理圣诗集》的精装封面和封底、《洛尔施福音书》的封面等等,他们所表现的人物、动物、植物造型都比较写实,雕刻精致细腻。令人对加洛林的牙雕工艺佩服不已。

    加洛林文艺复兴的抄本插图最能体现其绘画的水平和艺术成就。插图十分重视装饰图案的描绘,将风格化的动物或人物形象应用于书籍章首第一个大写字母上,装饰手法别出心裁,使人们不再单单面对枯燥的文字。在抄本绘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艺术家所追求的风格迥异,产生了许多风格不同的画派。宫廷派绘画显得绚丽奢华、表现细腻,装饰题材以交织纹样为主,采用线性化的表现手法。代表作品《苏瓦松的圣梅达尔修道院福音书》。偏重于民族传统的兰斯派追求随意简约,以节奏流畅的线条表现的形象自由生动,如中国写意山水画般的意境,代表作品是《埃博福音书》,此幅作品通过流动的线条组成一幅奔放写意的画面。其它的画派还有具有盎格鲁·撒克逊艺术风格的图尔画派和梅斯画派等,他们为加洛林抄本插图艺术同样作出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加洛林的镶嵌画和壁画也十分有名,通常饰于教堂的半圆室中,由于其制作时采用的材料不易保存,所以现今留存很少。加洛林文艺复兴的艺术呈现出包罗万象的复杂面貌,成为西方艺术史上的重要篇章。遗憾的是其存在时间过于短暂,随查理曼的去世而夭折。

(待续未完)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