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骨颈疝窝

(2023-04-08 11:44:18)
标签:

骨肌系统

    股骨颈疝窝,系股骨颈反应区(reaction area)的纤维结缔组织和(或)液体在前部关节囊、髂股韧带及髂腰肌(腱)的机械性压迫下,通过骨皮质疝入松质骨内而形成的窝状骨质缺损[1,5]。人体站立或行走时,髋关节囊前方结构处于不断的紧张和松弛交替状态,前部关节囊(尤其是股骨颈轮匝韧带前部环绕区)和相邻的股骨头基底和股骨颈近段前外侧皮质间存在长期的压迫和相互摩擦,使邻近覆盖的滑膜组织可能因受刺激致纤维软骨化生而形成纤维结缔组织和新生软骨,相互摩擦致皮质反应性成骨,后3者成分和其内的液体共同组成了股骨反应区。
    X线平片和CT上多表现为:股骨头基底和股骨颈近段前侧皮质下、股骨颈中轴线外侧,圆形或卵圆形透亮区或软组织密度灶,边界清楚,多伴有薄层硬化缘。病灶最大径线通常<10 mm。病灶或相邻上下层面上相邻皮质大多可见与病灶相连的局限性裂隙样缺损,可作为诊断此病的特异性征象。病灶内通常为纤维结缔组织和(或)液体。内为液体时,病灶呈均匀长T1、长T2信号。纤维结缔组织和液体同时存在时,病灶于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
    鉴别诊断
1.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伴发的(类)圆形病灶:
大多因髋部症状就诊,具有股骨头缺血坏死较为特异的征象,即股骨头承重区CT上的硬化线和MRI上的“线样征”,中晚期股骨头塌陷。(类)圆形病灶硬化缘多模糊,大多沿硬化线和 “线样征”附近分布。而股骨颈疝窝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大多偶然发现。病灶孤立且外围区无异常,更无股骨头塌陷。

2.骨内腱鞘囊肿:
2者临床和影像学上表现相似,病理上也常很难区分,发病部位是主要的鉴别点。骨内腱鞘囊肿通常位于股骨头骨性关节面下方,局部关节面可伴增生硬化,相邻骨皮质少有裂隙。而股骨颈疝窝在病灶或相邻上下层面上大多可见与病灶相连的局限性裂隙样皮质缺损,不累及关节面。

3.骨样骨瘤:
髋部疼痛明显,尤以夜间为著。CT上瘤巢内多有钙质样高密度斑点或团块,周围硬化缘较厚,邻近皮质无裂隙样缺损。MRI上中心为非水样长T1、长T2信号,周围绕以较宽的低信号条带。频率选择脂肪预饱和T2WI低信号条带周围多有较为广泛的高信号水肿区。

4.退变性囊肿:
见于关节退变性疾病,伴有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增生硬化及边缘骨赘形成等退变征象。囊肿多位于股骨头承重关节面下,常为多灶,髋臼亦伴发类似囊肿。而股骨颈疝窝发病部位特殊,常为单灶,而髋臼一般无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