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Lynch综合征(林奇综合征Lynchsyndrome,LS)

(2022-03-20 11:10:01)
标签:

腹部

       Lynch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肿瘤综合征,由错配修复基因(MMR)种系突变引起,可引起结直肠及其他部位(包括子宫内膜、卵巢、胃、小肠、肝胆、上尿道、脑和皮肤等)患肿瘤,其风险高于正常人群。Lynch综合征约占所有结直肠癌患者的2%~4%,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
       
Lynch综合征与肿瘤发病风险:
       对于男性和女性Lynch个体,结直肠癌的平均诊断年龄分别是42岁和47岁,累积风险分别为66.08%和42.7%,具有MLH1突变的男性个体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最高。
       子宫内膜癌的平均诊断年龄为47.5岁,累积风险为39.39%。女性Lynch个体结直肠癌或子宫内膜癌的累积风险为73.42%,在同时患有结直肠癌和子宫内膜癌的Lynch女性个体中,约有50%是子宫内膜癌首先发病。
       Lynch个体中胃癌的平均诊断年龄是56岁,病理类型中小肠型腺癌最常见,女性Lynch个体中卵巢癌的平均诊断年龄为42.5岁,其中约有30%在40岁以前发病。

Lynch综合征的特点
        多表现为:(1)发病年龄较早(中位年龄约为44岁);(2)肿瘤多位于近端结肠;(3)多原发大肠癌明显增多;(4)肠外恶性肿瘤如胃癌、子宫内膜癌和胰腺癌等发病率高;(5)低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常见,常伴有淋巴细胞浸润或淋巴样细胞聚集;(6)肿瘤多呈膨胀性生长,而非浸润性生长;(7)预后好于散发性大肠癌。
       从病理学上分析,约2/3的Lynch综合征肿瘤位于右半结肠,肿块往往较大,界限清楚,呈息肉状、斑块状或溃疡型;组织学常为黏液腺癌或低分化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存在MMR蛋白表达缺失。

Lynch综合征的诊断
       1.临床诊断:目前Lynch综合征主要有3种诊断标准,即中国人Lynch综合征家系标准、Amsterdam标准I和Amsterdam标准II。
       中国人Lynch综合征家系标准为家系中有≥2例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的结直肠癌患者,其中2例为父母与子女或同胞兄弟姐妹的关系(一级血亲),并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1)≥1例为多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包括腺瘤);(2)≥1例结直肠癌发病年龄<50岁;(3)家系中≥1例患Lynch综合征相关肠外恶性肿瘤(包括胃癌、子宫内膜癌、小肠癌、输尿管和肾盂癌、卵巢癌和肝胆系统癌)。因此,凡是符合以上标准的患者,均应进行Lynch综合征相关的基因筛检。
       Amsterdam标准I为家系中有≥3例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同时满足以下所有条件:(l)其中l例为其他2例的一级亲属;(2)至少累及连续的2代人;(3))l例发病年龄<50岁;(4)除外FAP。
       Amsterdam标准II为家系中有≥3例确诊的Lynch综合征相关肿(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和小肠癌等)患者,同时满足以下所有条件:(l)其中l例为其他2例的一级亲属;(2)至少累及连续的2代人;(3))1例发病年龄<50岁;(4)除外FAP。

       Lynch综合征的筛查:包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MMR蛋白,或检测肿瘤组织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如果MLH1/PMS2表达缺失,应进一步行MLH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分析或者MSI试验。如果一个或多个MMR基因产物表达缺失或MSI高(MSI-H)时,均应高度怀疑Lynch综合征的可能性,建议患者接受遗传咨询,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如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未见MMR蛋白表达缺失,但根据患者家族史或其他情况高度怀疑Lynch综合征时,也应建议患者进行遗传咨询和进一步检查。肿瘤组织MMR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和MSI检测对Lynch综合征筛查的敏感性均能达到90%以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