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马要与火车赛跑,中印边界的补给竞赛
(2010-03-22 11:44:22)
标签:
杂谈 |
文 / 邵伊纯
增派部队和加强军事部署,必将会增加印军的补给负担,使本就捉襟见肘的后勤补给线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印度军方急于扩编“动物运输队”也就不足为奇。
自从印度的政客发现藏南是块可以扬名立万的地方后,他们就从来没有放弃过拿中国说事的“本能”。一边说中国要在2012年入侵,一边却在中印边界大肆武装屯兵。但可惜的是,打仗并不是靠嘴,得靠腿。印度的嘴巴再厉害,也被自己的补给线能力毁了。
印度依靠的是四条腿
在中印边境靠近中国的一些地域,海拔高,冬季风雪大,对于印度军队来说,补给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印度时报》披露,在其他交通工具难以到达的险峻地段,印度边防军从前用骡子运送物资,现在打算逐渐以马匹来替代。赞斯卡马成了印度陆军的首选。
赞斯卡马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小型马,因原产于查谟和克什米尔拉达克地区的赞斯卡山谷而得名,以吃苦耐劳著称。《印度时报》认为,这种马很适合为驻扎在前沿哨卡的部队运送日常用品和武器弹药。
印度陆军马匹与兽医军团司令斯里瓦斯塔瓦中将说:“我们正在实施大量饲养赞斯卡矮种马的计划,它们在高海拔地区比骡子表现更好。赞斯卡马寿命为25年,每匹能负重50至60千克。我们计划首批饲养300匹为拉达克地区的部队服务。”
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设在列城的实验室也在对赞斯卡马进行研究,内容包括对它的保护、繁殖、改良等。斯里瓦斯塔瓦说:“在最困难和富有挑战性的反恐行动中,马匹表现得非常棒。”
除了赞斯卡矮种马外,印度有关部门还在推动良种军犬的训练工作。计划引进猎兔犬、德国牧羊犬以及拉布拉多猎犬等国外品种,以此进一步改进犬只的基因库。目前,印度陆军马匹与兽医军团已经为军队、警察及其它准军事部队培训了大批警卫犬及搜救犬。
《印度斯坦时报》更是给印度陆军出主意称,“牦牛才是印度陆军最好的选择”,建议直接用牦牛替代骡子,广泛用于运送食物、武器和弹药等任务,为驻扎在高山高寒地区的印度陆军士兵提供后勤保障。并称,中国军队就在这么做。
目前,印度陆军第190山地旅正同印度国家研究中心牦牛项目组进行合作,尝试用牦牛取代骡子执行高海拔地区的运输任务。
研究表明,在降雪期,利用牦牛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带运输物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牦牛的行进速度基本不受降雪的影响。这正适合印度陆军的需要,因为在中国的藏南地区和克什米尔,很多是海拔超过2000多米的山地,那里每年有4个月都在下雪,经常遭遇大雪封山。
此外,牦牛可以抵御高山地区的寒风,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较多,可以帮助它在海拔4500米的地方自如呼吸。正是看中牦牛的种种优势,印度军方才下大力气要打造一支“牦牛运输队”。
印度陆军希望利用赞斯卡矮种马和牦牛充当运输主力绝非心血来潮,而是出于现实考虑。在高原山区,位于偏远地区的哨所经常是数月与世隔绝。目前,印度军方主要靠汽车运输补给物资,在一些不通公路的地区也动用直升机运输人员和物资。不过,无论是汽车还是直升机,都有着“先天缺陷”。
与需要导航的直升机不同,牦牛也有认路的本领,遇见沼泽地,它能避开陷阱择路而行,跟着牦牛走,能躲避险境。牦牛耐劳负重,长途驮载货物可达100~200千克,边走边放牧采食,日行15公里左右,可连续驮运数月,往返行程一两千公里。
火车、飞机唱主角
……
(欲知详情,请留意《看世界》2010年3月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