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与业主的“垃圾博弈”
标签:
杂谈 |
文 / 关
2009年11月22日下午4时,广州番禺大石的大地院线影院为附近的祈福新村社区开了专场放映会,播放灾难大片《2012》。这部以“山崩地裂水倒流”的灾难场景为卖点的片子,祈福新村的居民看着格外揪心,因为社区北面要建垃圾焚烧厂的消息,就像《2012》中的灾难阴影一般,笼罩着他们的心。
不公开导致种种猜测
选址在番禺大石会江村与钟村镇谢村的垃圾焚烧厂,恰恰处于全国闻名的“华南板块”范围之内。广州碧桂园、华南碧桂园、广州雅居乐、南国奥园、锦绣香江、华南新城、海龙湾、星河湾等高档楼盘汇聚于此,居民数量超过30万人。要建垃圾焚烧厂的消息,立即引发了丽江花园等附近社区居民的质疑和反对。
面对质疑声,2009年10月30日,番禺区市政园林局局长周剑辉在媒体通报会上作了项目推进情况的通报。他说选址会江“既符合垃圾焚烧处理厂用地规模,又符合我区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面对未环评就征地招标的质疑,他的回答是程序如此,但环评未通过决不开工。
接下来的11月21日,很多华南板块的居民在周六晚上收看到了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名为《垃圾焚烧之惑》的节目。番禺区区长楼旭逵在面对央视节目记者的追问时,显得有些局促,楼区长承认,建垃圾焚烧厂“存在程序缺陷”,因为选址意见书已经失效。
原来,2006年8月25日,广州市规划局下发了垃圾焚烧厂的选址意见书,按照规定,建设单位必须在一年有效期内领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而番禺区市政园林局直到2009年4月1日才获得国土部门批准的土地预审报告,意见书已失效。
其实,早在2003年垃圾焚烧厂就已开始选址,曾有凌边村、会江村等多个候选地址,但凌边计划遭到了当地居民的反对。2004年,选址定在番禺大石的会江村,并于2006年8月得到了广州市规划局批准,但直到2009年9月才透露此信息。附近居民,则是在10月份媒体报道之后才得知此事的。
对此,接受调查的祈福新村等几个社区的居民认为,“在选址、招标的过程中,根本都没有和附近社区的居民做民意调查,信息之所以不公开,是为了等开发商把房子卖出去”。这只是无从查证的一种声音,但巧合的是,从2006年8月至2009年4月,祈福新村、南国奥园、丽江花园等附近几个楼盘密集开盘。
信息不公开,直接导致了附近居民的种种猜测。
是不烧,还是不在这里烧?
祈福新村网络论坛“祈福人”上的居民投票调查显示,如果垃圾焚烧厂建起来,选择搬家的人数最多,124票;选择“不会搬,因为没钱买第二套”的人数紧随其后,117票。而这种试图搬家的“垃圾焚烧厂恐惧症”,源于一种叫做二噁英的物质。
二噁英,国际公认的一级致癌物,成为此次选址争议中被提及最多的词。会江村村民及附近社区的居民,习惯把垃圾焚烧后产生的含有二噁英的气体称为“毒气”。去年11月23日,广州市城管委接待上访民众时,就有丽江花园的业主头戴防毒面具出现。
广州白云区李坑永兴村,一座建成于2005年11月的垃圾焚烧厂正在冒着青烟。一份由碧桂园业主提供的资料显示,建厂前(1993~2005年)永兴村的患癌死亡病例为9例,其中呼吸系统癌症的肺癌与鼻咽癌各1例;建厂后,永兴村已死亡的癌症患者数为42人,其中鼻咽癌6例、肺癌27例、咽喉癌1例。资料真实性还有待证实。
11月22日,周日,即央视《新闻调查——垃圾焚烧之惑》播出的第二天,广州市政府召开新闻通报会,通报番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有关情况。
广州市城管委副主任徐建韵对兴建垃圾焚烧厂的初衷作了解释,广州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高达1.2万吨。预计兴风垃圾填埋厂到2011年将填满,番禺日处理1200吨的火烧岗也在2012年填埋封厂,如果不尽快兴建新的垃圾处理设施,最多再过两年,我市1万多吨生活垃圾将无处处理,广州将面临垃圾围城的巨大危机。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吕志毅面对记者“为何不进行垃圾分类而进行垃圾焚烧”的提问,说出了这样的话:“在德国,垃圾不在指定的地方、时间乱放,警察给你送罚单,警察连这个都管,我们能行吗?我们不是没有做垃圾分类,是垃圾分类初级阶段,目前也达不到日本的水平。我们是积极推进垃圾分类的。”他觉得二噁英被妖魔化了。
而对于垃圾焚烧厂产生二噁英的恐慌,徐建韵表示国内至今没有一例因为二噁英引起的癌症病例,这个结论是“从国外的专家,国内同行中,通过对运营焚烧发电厂的工作人员每年体检的结果”中分析而得。
但华南板块的居民似乎对于这种解释并不满意。广州碧桂园业主王丽萍(化名)就反对修建垃圾焚烧厂。她与同社区居民自发赶赴李坑垃圾焚烧厂,并制作了有配乐解说的DV短片《拿什么拯救李坑人民?》,片头画面里阴云满天,配乐低沉。
二噁英,到底能不能测量?
……
(欲知详情,请留意《看世界》2010年1月(上)杂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