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上的葡萄传奇
(2009-08-27 11:23:00)
标签:
杂谈 |
投资垦荒,家中只剩下2块钱
1997年,李瑞琴成立新疆焉耆仪尔高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之时,她看重了现代农业。一次偶然之机,让她对戈壁滩上的葡萄园充满憧憬。
为了项目论证,敢作敢为的李瑞琴前期就投入了200余万元。非议也接踵而至,“把钱扔进水里还能听到响声,往戈壁滩上砸这么多钱,可能连响声都听不到!”李瑞琴并不动摇,因为她曾亲眼见证过这片土地上2000亩荒地变成良田的事实。那些非议也只被她当作笑谈。
中国农科院晁无疾研究员对李瑞琴说,葡萄酒在我国刚刚起步,谁拥有好的葡萄园,谁就有生产优质葡萄酒的重要基础。李瑞琴下定了决心:种酿酒葡萄,首期要种下5000亩葡萄和500多亩防护林。
1998年秋天,她的大儿子李卫带领着一批人,一共打了14眼井,半年的时间开垦出5000亩地。打井用去200多万元,滴灌投进300多万元,大项开支还在后面。这年春节,李瑞琴家里桌面上只剩下2块钱。
之后,她前往河北购买葡萄苗,本来说好到期付款,可见面后卖方却要求付清全部款项,而当时她只筹集到30多万元,还差一半。一夜之间,她急得满嘴水泡。关键时刻,总有贵人相助。时任焉耆县县委书记非常支持李瑞琴的工作,帮她解决了另外一半钱款,解了燃眉之急。如今,这片沃土上已经飞舞着100多万棵杨树。
挺拔坚韧的杨树,也见证着创业者李瑞琴的汗水与执着。
卖掉车房,等待成功
冬天,李瑞琴担心千辛万苦种下的几千亩葡萄苗不能成活,经常失眠,她会在半夜里拉着小儿子拿着用钢筋制成的小抓钩去刨葡萄根,看见根是绿色的,才能稍微安心。
2000年的立春来得比较早,李瑞琴发现了绿油油的小芽,她惊喜地叫了起来。她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了。
大批量投资开始了。1998年至2002年,李瑞琴全家前后投入了上千万元,卖掉了两套住房和几辆汽车。这5年中,李瑞琴一家都扎在葡萄基地,论证、打井、修路、拉高压线、开沟、种葡萄苗、种树、灌溉、施肥、修剪等构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
2000年,李瑞琴终于到达了葡萄酒故乡——法国。她看到葡萄庄园为了让一棵上百年的葡萄树保持品质,每年小心翼翼地只限量生产几瓶葡萄酒。就在这一年,李瑞琴把小儿子送到法国留学,钻研酿酒技术和葡萄酒文化。
她改变了法国合资方的看法
……
(欲知详情,请留意《看世界》2009年4月(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