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安全局大摆乌龙,反恐指南变身恐怖指南

标签:
杂谈 |
如果有人打算在俄罗斯实施恐怖袭击,那么他需要好好关注一下俄罗斯安全局的官方网站,因为在这里他们也许可以找到有助于实施袭击的“注意事项”。前不久,在该网站“专家提醒”一栏出现了一篇教科书式的文章,作者以反恐专家的身份详细介绍了辨别恐怖分子和预防恐怖袭击的方法。不过由于介绍过于详细,一些国外媒体认为,这篇文章在变相的给恐怖分子“支招”。
不会使用人弹?我教你!
“恐怖分子在作案时一般使用比较流行的国产车,比如‘日古力’轿车等等,并且他们往往对轿车的技术状况和外观不很在意”,“手上会戴多块电子表,并且配有对讲机”,“在准备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到现场进行勘查,并会使用摄像机或照相机进行拍摄,之后会制定出详细的进入现场和逃离现场的计划”,“他们会购买一些螺钉、螺帽和轴承等小零件来增大炸弹的杀伤力”,“同时,他们往往会改变自己的容貌,男人常用的方法是在脸上粘小胡子。”
以上便是这篇“专家提醒”文章的部分内容。它们是否能起到给恐怖分子“支招”的作用,这有待商榷。但从内容上看,它确实有些“事无巨细”了,对于狡猾的恐怖分子来说,如果他们反其道而行之,那么文章的内容不仅毫无意义,甚至将误导百姓。
而如下这些内容简直就是给恐怖分子的“提醒”:“恐怖分子居住的地方往往寂静无声,没有一点音乐或其他声音传出来,他们深居简出,食物都由专人送来或叫外卖”,“他们也不会亲自倒垃圾,往往也由专人来处理,即使它们亲自处理也会在夜间。”
俄安全局的这篇文章还非常详细的描述了恐怖分子如何使用“战略武器”——人体炸弹。不过,从其详细程度来看,这简直可以当作刚出道的恐怖分子的“教科书”了:
“使用人体炸弹能给恐怖分子带来如下好处:其一,这种手段往往能带来巨大的伤亡数字;其二,媒体喜欢报道这种事件,这更能起到宣传的作用;其三,人弹有更好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可以保证袭击一蹴而就;其四,使用人弹便无需再去选择撤退路线;其五,不必担心人弹会被警察抓住而把同伙供出来。”
“人弹一般年龄都不大,往往在20-35岁之间。行动时往往两人一组,一个人弹加一个控制人员。控制人员的作用是在人弹爆炸未果或打算临阵脱逃的情况下使用遥控装置‘帮助’人弹爆炸。”“人弹往往将炸弹固定在腰间、屁股或胸部,如果是女人弹,则他们往往会装扮成孕妇而将炸弹放在腹部。”“人弹会让自己‘融化’在人群中,所以他们会穿得尽量大众化,而绝不可能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
从这段对人弹的描述来看,外国媒体认为的俄安全局给恐怖分子“支招”的看法可以说不无道理。俄罗斯遭受了多次恐怖袭击,反恐经验可以说十分丰富,但如此“大方”的展示恐怕只会让经验成为对手的“恐怖袭击手册”。
反恐指南容易
变成恐怖指南
……
(欲知详情,请留意《看世界》2009年4月(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