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影响国际油价?
(2009-03-27 11:22:31)
标签:
杂谈 |
文/薛
最近,国际油价波动得厉害。国际油价的波动不但引来关注,也引来别样的解读。《华尔街日报》等西方媒体在追踪油价大幅度上涨的原因时,也将“中国加速给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注油”列举为主要原因之一。
毋庸置疑,快速发展的中国在影响着世界,但就石油而论,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真的可以影响世界油价了吗?
战略储备现状
在经过10多年的争论后,中国确定的战略石油储备规划为:分三步走,用15年时间建立起相当于90天净进口量的石油储备(以下简称“90天标准”)。三期基地的库容分别为1362万吨、2800万吨、2800万吨,总计折合为5.12亿桶。2004年开工建设第一期4个基地;2006年8月,浙江镇海基地首先建成;2007年山东黄岛、浙江舟山基地建成首期;2008年底4个基地“基本建成”(国家能源局长张国宝语)。第二期地址已经选定,其中新疆鄯善基地首期工程已建成,并于2008年12月底开始注入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原油。第三期选址还在进行中。
第一期基地的总库容为1亿桶,《华尔街日报》的“2008年8月份以来中国注油2500万桶”说法并不准确,国家能源局官员最近的说法是:已经注油200~300万吨,2010年第一期4个基地全部注满,这与原先的规划一致。假设中国的300万吨(约等于2200万桶)储备油是从2008年9月开始注入,平均每天的采购量也只有18.38万桶,占全球日产量8500万桶的0.2%。很难想象这么小的比例会对国际油价产生影响。何况中国实际用于战略储备的数量肯定小于每天18万桶。对于战略储备油来说,价格不是决定因素,而且油价走势预测非常困难,因此,建成后就陆续注油,但速度有所不同,2008年下半年稍微加快速度而已。
……
(欲知详情,请留意《看世界》2009年4月(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