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里之外的来电

(2008-10-29 11:15:51)
标签:

感情

艾滋病窗口期

母亲

母爱

情感

分类: 心情日记

    不知道该怎么样称呼你,只好叫你一声大姐了!昨天晚上接完你的电话,久久不能入睡,躺在沙发上又打开了电视,抽起了烟。对于我来说也许这个电话接的有些突然,一下子我茫然到不知该怎么去和你交谈,事后我自己却想了许多,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写在这里一些东西,也许能使你看了以后心情会多少好转一些,希望我的努力让你能够恢复以往的平静!

    这是一位有一个9岁孩子的母亲,由于说话的仓促我现在还不清楚她是个男孩还是女孩。就在前一段时间应该算是一次意外的碰撞,就是这次纯粹的意外,在相隔不久的现在却让这位母亲每天都到了失眠,惊恐的地步。迫不得已的开始在网上疯狂搜索我们这些病人的BLOG,寻找可以精神寄托的人,从她的电话里我得知她已经给孟林,李想,也许还有更多的艾滋病病人打过电话咨询过同样的事情。因为她始终怀疑自己的孩子已经感染了艾滋病,仅仅因为那次纯粹的意外碰撞导致的血液接触。孩子现在出现很多类似于艾滋病窗口期感染的症状:发烧,感冒,拉肚子,头晕,总之她似乎就把自己的孩子看做一个已经确诊的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才开始在不停的寻找可以对她进行心理安慰的人,希望能够在通过和我们的交流中能够进入睡眠。

    从这位母亲的话音中我能听出她现在确实很焦虑,几乎已经到了急躁不安的地步。她告诉我她几天来浏览了我BLOG上的每一篇文章,通过这些文章她看出来我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信心,而不被疾病所折磨的坚强的人,于是就开始给我打电话,希望通过和我的交流寻找一种心灵自我的寄托。她加了我的QQ,可我的QQ因为不愿意超级繁忙所以设置了密码不允许加好友,她尝试着解开密码去加我可始终也没能成功,不得已才最终给我打了这个电话。我听到这些话很过意不去,对这位母亲的执着和伟大感到钦佩,对孩子默默的承受着每天的痛苦而感到难过和无奈。

    这位母亲告诉我:“如果是我自己真的得了这个病的话,我也许能象你们一样去迅速接受这个现实,可她还是一个9岁的孩子,却因为如此的意外如果真的要让她去经历这些痛苦的话,还不如我自己去死,这些天看着孩子的样子我已经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我几乎要发疯了!我不能面对孩子每天那种痛苦的表情,我不能在这漫长的三个月内去接受等待确诊结果的事实!”

    听着这位母亲的话,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劝解她恢复往日的平静。我只是一味的在告诫她在没有得到确诊结果的时候一切还仅仅只是个未知数。千万不要这样去如此经历这3个月的恐慌,在还没等到结果确定的时候,自己却承受不住这些压抑在自己内心的痛苦而提前出现精神崩溃。即使退10000步的讲,孩子真的像你想象中的那样感染了,还有很漫长的时间需要你去照顾她,关心她,因为只有你才能给予孩子最无私,最真诚的爱,她才能够接受事实,面对事实,不再恐惧疾病对她的折磨。你也看到我们这些人是怎样去进行自己的生活,不是吗?虽然你的孩子也许不能象我们这样的成年人去接受这些事实,但是毕竟在每个人的生命和生活里都会有一些挫折和痛苦,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我们能够把一切强加于自己身心上的痛苦都化作生活的信心,勇气和力量的话,疾病就不再可怕,痛苦就不再拥有!

    孩子有没有问题需要科学的检测才能得到最终的结果,我们暂时抛开这些让人烦恼的问题不谈,如果连你自己都不能去接受面对这个事情的发生的话,这也许真的就会变成一场悲剧。相信科学,相信你自己,也请你相信我们的话,所有一切困难在任何拥有坚强性格人的面前都将不再是一种畏惧,而会是一种勇于面对生活的动力!就像我昨天告诉你的一样,你可以任何时间打电话给我,尽管我并帮不上你什么,但是我希望能够通过我们之间的沟通至少能够让你理解怎么去消化和承受痛苦。

    我平时其实是很厌恶那些所谓的“恐龙”的,可你和他们不一样,因为你是一个母亲,你为了孩子做出的这些看似不正常的举动我完全可以理解。我活了30多年也许没能像你的孩子一样,得到更多的母爱导致我现在这样的结果,所以当你打完电话才让我真正感觉到什么是母爱,什么是亲情,什么叫伟大!我们并不是能够超出正常人的思维,而是“精神不死”的状态才能维持住我们的漫漫人生,坚强生活下去!相信我,你是伟大的母亲,我们也永远是你的朋友,只要需要我的帮助,随时可以联系我,好吗?我知道你一定能马上看到我写给你的这封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渴望公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