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1、由于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在正常人身上不会致病的细菌、病毒等在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会乘虚而入,造成感染,因此,艾滋病病人很容易发生各种感染,而且症状没有特异性,表现为复杂多样的综合症。
2、常见症状有:长期低热,短期内体重减轻十分之一以上、消瘦、乏力、冒汗、慢性腹泻、慢性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头晕、头痛、智力减退、反应迟钝等。
3、艾滋病病人常见的肿瘤主要以卡波西氏肉瘤最多见,表现为皮肤出现深蓝色或紫色的斑丘疹或结节。除了卡波西氏肉瘤以外,其他的如淋巴瘤、肝癌、肾癌等也不少见。
抗病毒治疗的目标
1.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复制。
2.保存和恢复免疫功能。
3.降低HIV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4.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5.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早治疗的好处:
- 较早控制病毒复制并维持病毒处于低复制水平
- 延缓或防止免疫系统的破坏
- 延长无病生存的时间
- 较早控制病毒可能会减少HIV传播的危险
- 因药物治疗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
- 药物不良反应
- 如果抑制病毒不满意,会较早产生耐药
- 未来抗病毒治疗药物的选择余地减少
- 目前的治疗方法到底能坚持多久还是个未知数
- 避免影响生活质量
- 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 可能延缓耐药的产生
- 保存将来抗病毒治疗的选择余地
- 减少总的服药时间
- 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损害不可逆转
- 增加进展至艾滋病期的风险
- 可能增加HIV传播的危险性
不会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有哪些?
由于艾滋病病毒的传播要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出口:病毒从感染者体内出来;
(2)数量:艾滋病病毒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传播。在唾液中虽可检测到艾滋病病毒,但含量非常少,不足以传播。
(3)质量:艾滋病病毒必须是存活的,才能传播。艾滋病病毒只在人体中存活,且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和阴道液中,离开人体很快就会死亡。环境的温度、湿度都会影响艾滋病病毒的传播,例如:高温、干燥,会使艾滋病病毒在几分钟内死亡。
(4)入口:大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必须处于能存活的条件下,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有足量的病毒进入健康者体内,才能构成传播,使人体受到感染。
因此,除非有“性”或“血液”的接触,一般的日常生活中的接触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
这些行为和物品包括:握手、游泳、咳嗽、打喷嚏、昆虫叮咬、乘坐公共汽车、公共厕所、共用餐具、文具和钞票、公用电话、共用体育设施、待客、病房探视、医院看病、谈话、拥抱、社交亲吻、喊叫、同场竞技、浴池内洗澡、共用床单、毛巾、杯子、吸水管、盘子、剧院看戏等。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病毒。
什么是窗口期,是否具有传染性?
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
到体内产生出可以检测到的艾滋病病毒抗体,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
在窗口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检测查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结果呈阴性。
窗口期的长短个体有差异,
一般2周到3个月,平均为45天,个别达到6个月。
窗口期虽然查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但是,体内已经存在艾滋病病毒,具有传染性。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有哪些?
艾滋病(AIDS)主要通过血液、精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传播。
已证实的传播途径有3种,那么,凡是与这三条途径相关(即能够导致以上体液交换)的行为,都应该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
(1)预防经性途径传播
-
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
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
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
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
-
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
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
(3)预防经母婴途径传播
-
感染者尽量不怀孕
-
如果感染者怀孕,应该服用母婴阻断药物
-
感染者母亲不哺乳
目前还没有可以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也就是说,目前,艾滋病治不好。
但是,现在已经研制出一些药物,能够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病毒在体内的复制繁殖,如鸡尾酒疗法,这些药物能够延长潜伏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身心都由于疾病遭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折磨。
目前,艾滋病尚不能为每一个人所认识,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歧视给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带来的是悲观、绝望和无奈;
迄今为止的治疗尚不能根除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存在尚需克服的困难,而关怀是一副良药,关爱能鼓励不幸者面对疾病,面对现在和未来,鼓起生活的勇气,以及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预防控制艾滋病更需要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参与,关爱、理解、沟通可以使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医护人员合作,积极接受治疗。
关爱能鼓励不幸者面对疾病,面对现在和未来,鼓起生活的勇气与疾病作斗争;
家庭和社区要为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高危行为、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病人及感染者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也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和维护社会安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