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普陀山西天门 |
分类: 游记 |

春游普陀(3)
游览了普陀三大主寺,又到西天览胜。(本来导游就要带我们回宾馆了,因老公去过普陀,提出要到西天景观,导游才带我们去的。因我们第二天还要赶到绍兴,不看就来不及了,所以在去以前,一定要计划好路线,否则会落掉许多美景)在普惠庵(现为疗养院)门前的一棵巨大的樟树赫然挺立,这棵900岁的老树,树干坚实,并不像一般老树那样中空,那树叶茂密而葱绿,伟枝四出,骄然横空,像一条条腾飞的巨龙,真是一棵青春常在的老树呢,它的树干上还聚集着苔藓类、蕨类、种子类近20科30余种植物,不知道的还以为那是老树树干上长出了树叶呢,那气势使每个前来观看的人都为之赞叹,怪不得被称为“天然空中植物园”呢。
往西天而去,必经西天门,这是由三石构成的一个石门,两石兀立,上面横一危石,石门狭窄,上有题字“西天法界”。从这里游览,就到了全山石景荟萃的地方。西天门下方有一平坡巨石,中心有一个巨大的“心”字,仅中心的点上就可坐两三个小孩。这个字刻于何年,又是出自何人之手,都无从考证了,只知清代以前就有了。这个心面朝苍天,博大舒展,正应了那句话“海比地大,天比海大,心比天大。”佛家以修心为上,这一个“心”字,有多少内涵,只有靠自己去理解了。这里还有一个传说,心字石右上有一酷似蟒蛇的石头,它的西侧还有一石酷似蛤蟆。据说,蟒蛇精经观音指点得道,后来观音放一蛤蟆在蟒蛇身边,蟒蛇却纹丝不动,并不伤害蛤蟆,这就是“佛试蛇心”的故事,这个巨大的心字,也许正是对这个传说的妙笔点题吧。面对这个心字石,我产生许多慨叹,其实每个凡人都会有许多烦恼,但如果能及时的让自己解脱出来,能对周围的人和事更加理解和包容,那他的心就算得博大了。其实幸福、快乐皆在你心中。如果你能敞开心扉,把一切美好和光明都收进去,把一切邪恶和痛苦都扔掉,人的心就能容下整个世界,经历越多,心也越豁达。如果你无法解脱,只是因为你的修养还不够,只需磨练,总会觉悟的。
沿山路上山,郁郁的松林中,到处奇石险峻,有的凌空独峙,有的交错搭接,古人的摩刻处处可见,使得自然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给海天佛国增添了许多色彩。圆通庵处在茂林丛翠之中,1919年,康有为曾留居此庵。圆通庵不远的梅福庵,传说西汉的梅福曾再这里炼丹而得名,大殿左后有一洞,传为当年梅福炼丹所凿,顶壁泥石虽不是刻意雕刻,却有的像狮有的像虎,十分巧妙。洞内有泉水,洞外有井水,据说甘甜清凉,但要花钱去买,我们到时因天色较晚,井已上锁了。
随后我们来到普陀的十二景之一的“磐陀夕照”的磐陀石。这块石头由上下两石累成,上面一石高3米、宽7米,称为陀,下边的巨石顶部呈弧形,称磐,两石仅有很少的部分接触,好像一石空悬另一石上,又像一个浮搁的大鸡蛋,可它竟然千万年如此相累相依,即使经历了无数的地质变化也从不动摇。当我从一个石阶爬到石顶时,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刻,环眺山海,景色壮丽,山披金光,海闪波光,人更风光。
磐陀石东面不远,有一鼓状巨石,顶平如台,传说为观音大师的说法台。盘陀石西边有一石,酷似卧在路边的水牛,据说是水牛赶来赴法会,却迟到羞于近前,所以化成一顽石。二龟听法石应是最有趣味、也最逼真的了。岩崖上有两石酷似海龟。一龟趴在崖上回首顾盼,可能是在等它的伙伴,另一龟悬伏在崖侧,昂首伸颈,似在追赶上面的龟,据说这是龙王派来听法的,却因入迷忘了归期,化成石头永住普陀了。二龟听法石的上端还有许多奇岩怪石,被称为53参石,有人说是53位罗汉。其实山石的形状自然天成,全靠自己的想象和欣赏。
春天的普陀确实美丽,据传此地多野梅,所以普陀山也称梅岑,西边的山湾为梅湾,又呼作前湾。此时,春回大地,青山绿树,衬映着点点红斑,煞是一番美景。在万象更新的春天,历代来游南海普陀名山的文人,更是触景生情,由于季节更替.联想到人的岁月流逝,因而怀古、恋今、感物、伤神,留下了许多绝妙诗句。
走停之间,来到了普陀山梅岭西麓的观音古洞。洞似一大型石室,天然生成,洞内有一石柱上广下锐,倒注入地,有垂云倒浪之奇。洞周石壁和柱子上都雕有观音像。洞旁建一庵,明万历年间为茅篷,清康熙年间成庵宇,道光、光绪、宣统年间又陆续兴建,1983年,大殿内由浙江美术学院雕成观音坐像一尊,目光慈祥,妙相庄严。洞后古树成荫,巨石层叠,上书"大士重现"四个大字。
此时,天已暗了下来,还有许多景观没能细看。留待下次吧。回到紫竹林,已是掌灯时分,在一个导游推荐的农家饭店吃了些海鲜,味道一般。在月色中漫步回宾馆,可见疏枝淡月,岛礁朦胧,岛上野花幽香扑鼻,真真令人陶醉。累了,美美的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