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往往bj
往往bj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669
  • 关注人气:2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游普陀(2)

(2020-04-08 15:48:38)
标签:

普陀

法雨寺

普济寺

分类: 游记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沿香云路下山,就来到了法雨寺,法雨寺依山临海,位于白华顶左、光熙峰下。前面就是著名的千步沙海滩。该寺殿堂楼阁整齐完整,与普济寺、慧济寺鼎足同耀于海天佛国,并称“普陀山三大寺”。整个寺院几成正方形,依山建筑,分列于六层台基上,入山门后逐级升高。法雨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80年),几经战火,寺院遭毁,康熙年间,明益禅师孤身到闽,募得杉木千余,建成圆通殿,供奉观音。康熙、雍正都曾拨款修建。清朝统治中国200多年,一个异族要想治理好有5000年文明的国家,不能说是和他提倡宗教信仰无关的。今年4月14日的世界佛教论坛就在杭州和普陀山举行,其目的不也是为了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吗?文化大革命时,凡是信仰宗教的都被当成阶级异已批斗,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听导游说,66年红卫兵进山破四旧,普陀山所有寺庙中的1.7万尊佛像被破坏,3.4余万卷经藏大多被焚,所有僧尼都被遣送还乡。八国联军破坏是外敌入侵,实属无奈,可我们自毁中华民族的遗产,不是应该作为永久的教训留给后人吗?
   法雨寺的观音殿规模很大,又称“九龙殿”,是康熙年间,按照南京明故宫的九龙殿盖成的。其中最突出的是“九龙盘拱”结构,是国内殿堂建筑中的杰作。抬头望时,重檐的琉璃顶为一斗拱,内有九龙,一龙盘顶,8龙环8柱,昂首舞爪,真的精致非凡,用望远镜看就更能看的精细了。只是不能照相,所有的寺庙里边是不能拍照的,让人无法理解,据说佛怕见光。可我想,既然佛祖救人于苦难,带给人光明,自己如何怕光呢。下面佛像很大,没人指点一般人是不会注意的。观音殿内雕龙画凤,享有皇家待遇的,国内只此一家。因此法雨寺的观音殿被人们称为国内规格最高的佛殿。
   九龙殿前青石栏板上刻有24孝图,还有一个仿北京九龙壁雕刻的青石影壁,壁中腾飞于碧海之间的九龙,昂首舞爪,形态逼真,是由香港人捐款,于1987年有浙江民间石雕艺匠雕刻的。寺内龙凤柏、连理松、古银杏等佳木更给古寺增添了浓重的宗教氛围,。寺右生长着一片高大的枫香林,寺前遮天蔽日的巨樟群,周边还保存有百年以上的山茶花树44株,我们去时,红色的茶花开得正盛,使得我们这些北京人着实过了一把赏花的瘾。这真是深山藏古木,古木依古刹的写真。
   法雨寺前面有一1800平方米的放生池,因植莲花故名“莲池”,清朝时普陀山的莲子曾例充贡物,可惜现在不多了。听导游说,看放生池的大小,就可知寺庙的规模,如此巨大的放生池,寺庙的规模可想而知。这里的水来自寺后锦屏山上的许多小溪,常年不竭。我一直想不明白,四边环海的一个小岛,上岛的人众多,大量淡水来自何处呢?这涓涓的溪水又为何常年不干呢?莲池上横跨一桥。名叫“海会桥”,系清光绪年间所建,桥头的狮子毁于文革,后又补雕的。桥上许多浮雕,细细看时,雕刻精致,实为精品。
   从法雨寺出来,就来到千步沙海滩,这是一个弧形沙滩,长约3里,沙细坡缓,沙面宽坦柔软,据说是一个海水浴场。可我们去时,浊浪翻滚,不知何时是游泳的好时节。海水虽黄,但在沙滩上漫步“望海”“听潮”(题字)也属享受。眼前是浩瀚的大海,千步的金沙,不远处,奇石林立的小岛和亭台,海风轻拂脸庞,南海观音隐隐可见,海天景色如入画卷,我喜欢大海,它总是那么包容,那么宽广,那么让人振奋。 普陀山的海天景色,与其他海景不同之处就在于不论在哪一个景区、景点,都能看到周边的小岛,虽海阔天空,却并不无边无际,虽浊浪排空,却并不使人有惊涛骇浪之感。
   从千步沙上车,几分钟就到了始建于宋代的普济寺,普济寺位于普陀山的灵鹫峰麓,又名前寺,是全岛供奉观音菩萨的主刹,庄严巍峨,在我国东南地区规模最大。普济寺真如所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寺内沿中轴线有天王殿、大圆通殿、藏经楼等正殿,以及伽蓝殿、祖师殿、绣佛殿、白衣殿、灵应殿、关帝殿等配殿。大圆通殿是普济寺的主殿,它琉璃黄瓦,重檐斗拱,十分疏朗博大。殿内宽敞无比,导游介绍说,这殿的建筑很奇特,百人共入不觉宽,千人齐登不觉挤。故有“大活殿”之称,被公认全国圆通殿之冠。
  “圆通”为人们对观音的尊称,所以看到圆通殿,那就是供奉观音菩萨的了。殿正中供奉的高达8.8米的毗卢观音呈“大悲形象”。大悲观音,也称千手千眼观音、千眼千臂观音。观世音菩萨曾发愿说:“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愿落后,即时生出千手千眼。她用千眼照见众生的烦恼,再用千手拔除其苦难。表示有普度一切众生的无限法力。大殿两旁端坐观音32应身像,各个鲜明个性,栩栩如生。中山门内的钟鼓楼分别悬挂着巨钟、大鼓,每到夜半,钟鼓之声远荡海天。寺内有龙眼泉、菩提泉等,泉水清澄甘甜,可以用来煮茶,正是这些不竭的泉水,给了普陀永久的绿色吧?寺前的海印池宽大,仅桥就有三座,东桥建于明代,叫永寿桥,也叫莲花桥。西桥由方石垒成,桥四周都有龙头,下雨时,龙头中就能吐出水来,此桥叫瑶池桥。
   中桥平阔,南衔御碑亭,亭里有一碑,碑文是康熙皇帝亲笔书写的普陀山的发展史,这位从未到过普陀的皇帝,凭着自己的想象写道“普陀秀峙海堙,回立于天风紫涛浩瀚无际之中,尤灵秀萃聚,宜其为仙真之所栖息。”康熙说,和广大无垠的大海相比,普陀不过拳头大小的弹丸之地,可因为有了观世音菩萨,成就了佛选名山。这块石碑系红色花岗岩,重2.5吨,驮石碑的大乌龟是青石制成,也重2吨,雕刻十分精妙,那龟后脚使劲站立,前脚用力向前,伸颈昂首,生动逼真。据说石料是从300公里外的温岭运来的,可以想象,当年运输和竖立该是多么大的工程呀。可惜文革期间碑和龟同遭厄运,现在展示的皆为复制品。
  寺前东南侧还有一座元代多宝塔,高32米,四方五层,有台无檐,与我们一般看到的塔不同,造型呈藏式高原平顶建筑风格,全国已经不多见。它是普陀山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与法雨寺鹅耳枥树、扬枝观音庵内的"扬枝观音碑",合称"普陀三宝"。只是我们去时正在维修,无法仔细观看,只能远远看看它的外观了。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春游普陀(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