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之旅(五)

标签:
柬埔寨小吴哥巴肯山落日 |
分类: 游记 |

柬埔寨之旅(五)
-------吴哥之谜
小吳哥就是我們所说的“吳哥窟”,我想每一个第一次站在它面前的人,都会和我们一样,无论你看了多少照片和介绍,都无法具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当莲花似的五座高塔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遥遥的在你眼前展开的时候,你还是会激动不已,以为来到了神秘莫测的天国。小吴哥位于大吳哥城的南門外约兩公里的地方。它之所以闻名遐迩是有几个原因:第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第二,在整個吳哥古迹中,它的保存和维护的最完整、也最具代表性;三是,它是吳哥王朝盛世经經典之作,所以到現在,柬埔寨的国旗还以它的五座高塔做标志。足见吴哥窟在柬埔寨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我们是下午来这里参观的,因为吴哥只有这座寺庙是向西的,在印度教的教义中,认为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光明,所以所有的神庙,无一例外的是坐西向东,只有这座神庙向西,为什么它会违反常规,是谁的决定呢?至今是个谜。所以大多旅行者都是下午来这里,因为顺光拍照效果会好些。这座建于800多年前吴哥王朝全盛时期的建筑,据考证原本只是苏耶跋摩二世(他是英勇善战的高棉王,他曾把高棉的疆土扩展到马来半岛的东海岸,被称为太阳王。)个人的庙墓,但这座工程经历了8、9十年,是在太阳王去世50年以后才完工的。以后它作为敬奉印度教神灵的寺庙,但是后来由于佛教的兴起,已演变为佛教寺庙。这座寺庙周围被护城河环绕,护城河寬兩百多公尺,进城之前必須先走过橫跨河上崎岖不平的桥。它还有个漂亮的名字“虹“。虹被认为是天地之间的的桥梁,過了桥,人就可以进入天国了。主殿前有一个能容纳数千人的广场,当年周达关看到的盛大典礼就是在这里举行的,那时30万盏油灯同时点燃,寺庙内如同白昼,该是何等壮观的场面呀。广场中央一条笔直的高出广场1米的大道通往主殿,兩側有七头蛇的石雕做护栏,柬埔寨传说中,七头蛇是会带来风调雨顺的。大道外還各有一座小型的古建筑,据考证用来收藏法器和典籍用的。石砌大道后面接的是第二道迴廊和中央神殿入口,在接近入口的广场两侧各有一个蓄水池,用来供祭祀者在朝拜前洁身使用。现在它的用途更多的是用来供游人拍摄小吴哥的倒影,给本来就无比壮观的神殿更增添了几分色彩。只是我们去时水中长满了睡莲,水少了,倒影就不太完整,但花也是很美的。進入神殿,首先看到的是第一层的回廊,迴廊的墙壁上都有浮雕,浮雕题材主要取自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梁柱、門楣、窗框上都有数不尽的精致雕刻,幽深的走廊,如同时光隧道,把你带进1000年前。首层浮雕就有800米长。那浮雕,有的在訴說古高棉的历史,有的在宣扬国王的功绩,还有无数的佛陀和仙女。在塔四周的墙壁上布满如真人大小的2000尊舞蹈仙女阿卜萨拉的浮雕像。仙女舞姿纷繁,十指柔美,栩栩如生,使游人叹为观止。从第二层回廊走向第三层回廊的中庭,也有许多神祗的雕像,优雅、华丽又柔和,令人神往。无论从建筑技术,还是艺术成就方面,吴哥窟都堪称奇绝。
小吴哥的建筑还有一道奇景,就是在太阳的照耀下,白天和傍晚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尤其以傍晚景象最为迷人。整座建筑在阳光的笼罩下,金碧辉煌。我们从寺庙中出来的时候已近黄昏,走过那座被称为“虹”的桥,已是从天国回到了人间,这时东边的天空却真的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没有下雨,也不曾阴天,这道奇异的虹斜跨在吴哥窟上方的碧蓝的天空中,不知是在向我们预示着什么。
从吴哥窟出来,夕阳西下,正是去巴肯山看落日的时间,山并不高,但却坑洼不平,路也比较陡,有的人就选择了乘大象,每人20美金。其实登山本身也是一种体验。高棉人从来是崇拜山的,有山的地方一定有庙,没山的地方堆个土堆再修庙,因为山高可以和宇宙相通,天上的宫殿就是宇宙中心,是天地汇合的地方。真腊国的第四位君主耶输跋摩一世登基后就把宫殿搬到巴肯山下,并在山上修筑了神殿,这里成为当时的宇宙中心,国王死后也要移居这里。登上巴肯寺,虽没有吴哥寺那么高,但台阶的陡峭程度也是完全一样的,当你登上塔基的时候(寺庙已经颓败不堪),你才发现到处是等待看落日的人,黄头发、黑头发,全都在你眼前晃动。远远看去,吴哥城已被树林覆盖,只有小吴哥的塔尖金灿灿的露至在黑绿色树丛中。一个热气球从空中掠过,那是乘热气球参观的旅行者在空中俯瞰着傍晚的吴哥。西边的太阳又大又红,它在一点一点的下沉,把半边天空染成紫红色。此时你还无法去看太阳,因为它太耀眼。当它真的就要沉到地平线下的时候,红色的透射光把神秘的吴哥笼罩了,到处都是金黄色、红色,一屡屡美丽的色彩,在蓝天上任意勾画,美不胜收。太阳一旦落下,天色就会很快暗下来。此时下山不能再走上山的路了,因为天黑路太难走,沿着大象路走虽远些,但更安全。这时到处又都是赶着下山的人了。